村民们聚集到一起,推选带头人。 钟海敏 摄
浙江日报文成3月8日电(记者 李茸 报道组 钟建芬) 绕着盘山公路缓缓爬升了很久,终于来到这座群山围绕的小山村,村庄深处传来隐隐约约的民歌,让人颇为惊讶。这里是文成县黄坦镇培头村,一个典型的“老少边穷”村。
培头村穷,穷在交通不便。然而,最近新56省道要临村而过,这给小山村带来了新希望。
在村子里转一圈,不少村民告诉记者,村里正在发展畲族风情农家乐。“农家乐?”记者吓了一跳。这里环境虽好,但也没有特别吸引人的地方。不过,深入了解后,记者改变了想法,并希望山外的人也能参与进来。
畲乡风情处处见
走在村里,随处可见极具民族风情的物件和传统。从村口往村里几十米,建于300多年前的钟氏祠堂古香古色,祠堂门口旗杆基座上,“咸丰戊午年”几个字依稀可见。培头村60%以上的村民是畲族人,“钟”是畲族大姓。
山坳里,一座有200多年历史的老房子,是村民举行民俗活动的地点之一。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村里都会举办对歌、婚嫁等畲族民俗节目演出。不少村民家里,还保存着畲族的服饰、器物。老屋里现在还住着十几户人家。70岁的钟阿丁一直住在这里,见到我们来,他特意唱了一段悠扬的畲族民歌。
利用省道求发展
“村子距离县城23公里,尽是弯弯曲曲的山路,光开车都需要1个小时,交通十分不便,村民主要靠种地和外出打工为生,人均年收入4500元左右,大大低于全县的平均水平。”村委会主任钟松夏介绍说。
村里400多户人家中有181户是低收入户,62岁的村民钟唯香就是其中一员。“原本在山脚有块地,这几年,地里的庄稼都被山上跑下来的野猪偷吃了,没法种了,只能打打零工。前两天,为了家里每人80元钱的新农合保险费,我还犯了愁。”钟唯香的情况,在村里并不是少数。
机遇不期而至。去年,听说正在建设中的新56省道要临村而过,村干部和村里的有识之士再也坐不住了。
“省里早几年前就鼓励办农家乐特色村,我们村畲族民俗资源丰富,苦于交通、信息闭塞,一直没办法发展。这一次,一定要牢牢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着力打造畲族风情旅游项目。”钟松夏表示。村干部们的想法,也得到了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游客进村就能欣赏到原汁原味的畲族民俗表演,而村民通过民俗表演、农家乐食宿、旅游商品等多种方式,实现家门口就业,收入和生活条件都大幅提升。”钟松夏信心十足。
而普通村民也对此充满希望。钟唯香23岁的儿子钟江峰一直在温州打工,听说村里要发展旅游,他开心地说:“等游客多了,我就不出去打工了,真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
打造畲族风情寨
“要发展,还需要有想法、有能力、能服众的带头人,这样才能发动全村所有人团结起来搞建设。”村干部钟海敏说。
60多名村民代表齐刷刷聚集到一起,推选出了一位深得村民信任的村民来牵头主持这项工作。这位村民叫钟邑锋。
“要打造畲族风情寨,首先就要做好规划。按照这个思路,村里要兴建一个大型停车场和游客服务中心,建设一个体现畲族特色的文化广场,打造畲族特色一条街,举办特色农产品采摘等农事活动。希望通过几年努力,把培头村建设成为生态优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特色小康村。”钟邑锋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前景很美好,然而,困难也不少。“缺钱,缺人。”村干部钟海敏言简意赅地说:“大家一起努力,总是有办法的,明年村里就会大变样了。”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