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09日讯 2009年11月18日,42岁的四川籍民工杨小中(化名)到电梯配件厂上班的第一天,不慎受伤。两脚踝关节粉碎性骨折,腰椎1至2处骨折,经“华东政法学院伤残鉴定中心”鉴定为8级伤残。这样的诊断书,让作为家里主要劳动力的杨小中顿时失去了方向,他要求单位赔偿20万元。
但是时间已经过去了2年多,事情却依然没有得到解决。电梯配件厂的宋永明(化名)老板也很委屈,杨小中是早上来上班的,中午就出事了,而且20万的赔偿金,超出心理价位太多了。
“这2年里,我也遇到了很多不顺心的事。”原来,杨小中专门在公司和家门口蹲点,这让宋永明又害怕又生气。“这样就应该把他抓起来。”但民警也很无奈。城西派出所镇北警务区社区民警卢祖辉说:“单一地通过司法途径并不能解决问题,还容易引发二次矛盾,将工作做细致,用调解的方式,将矛盾化解,心结打开,才能从根源上真正的解决问题。”
了解情况后,镇北警务区警长李宁和卢祖辉立刻按照情况制定了多套方案,找双方分别谈话,讲解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政策。
第一次去杨小中家,杨小中心中充满了抵触情绪,长挂在他嘴边的话就是“你们本地人肯定帮自己人的。”了解到这个情况,李宁和卢祖辉就多次主动上门做工作,帮助协调解决。
“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其实他的顾虑也很正常,腿脚不便,以后工作不好找。”得知这个情况,卢祖辉立刻拿起了电话帮他联系工厂,并且解决了孩子上学难的问题。
“看到民警那么真诚地帮助我,真的很感动。”听到这些,卢祖辉笑笑说,“我也只能帮他联系引荐一下,后期如何还要靠他自己努力。”在采访过程中,卢祖辉常说,这样的事,谁都不想发生。外来务工人员在这边无亲无靠,事情既然发生了,大家都主动点就能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其实没有解不开的心结,只有放不下的架子。
杨小中说:“我受伤到现在已二年多时间了,多次协商都未解决。现在拿到了赔偿款,作为外来务工人员,很感谢民警的帮忙和耐心调解。”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