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3月12日讯(记者 肖国强 金敖生 通讯员 陶剑锋 潘宗敏 楼天茂) “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刊出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代代相传的48字祖训后,引起了全省各地读者的关注。这两天,继宁波、绍兴、金华、衢州、丽水等地的读者打来电话后,绍兴南岸村、德清县厚皋村、东阳湖口村又打来电话,报料自己村里的村规民约。
看了《浙江日报》价值观大讨论的报道后,绍兴县王坛镇南岸村党总支书记陶国强给本报打来电话说:“我们村的《陶氏宗谱》从晋朝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开始延续至今,家谱中强调的邻里和睦,互敬互让,不慕荣利,一直是我们村人恪守的祖训。”
村里有两间新房,是金吉松、孙爱珍两家的。前几年这两家的房屋遭了火灾,村民们你200元、我500元地捐助,为每家筹集了4万多元的造房启动资金。不到7个月,两家就住进了新房。村里还出现了村民三次“让房”的动人故事。
故事主人公叫谢枝华。去年村里要拓宽沿溪村道,他两间楼房的后半部需拆除,为配合村里的美丽乡村建设,他很快腾空了房子。这是第一次“让房”。过了几天,他又“让”了一次房。原来是他的邻居也要拆除后半部房,但仍想住在老地方,天天听溪水的欢唱。为满足邻居的愿望,谢枝华将自家拆剩下来的房子通过村里调剂给了邻居。第三次,有个村民需要间附属房摆放杂物,谢枝华又不算经济账,把自己的附属房让给了那个村民。他说:“乡里乡亲的,算盘子哪能拨得叭叭响。大家讲究的是热乎劲。”
德清县厚皋村党总支书记赵建荣翻出了村里的两本《村规民约》,一本是沿用了50多年的老村规,另一本则是去年刚刚修订整理过的新村规。尽管新旧两本村规在内容形式上有了不少变化,但都鼓励村民要遵纪守法、乐于助人,做一个讲仁义的好人。
有了村规民约的引导,村民们遵纪守法,勤劳诚恳,敬老爱幼,乐善好施,乡风非常文明。这几年,结合村规民约,厚皋村开展了文明评选活动,目前全村620多户村民中有521户是村级文明户。
因为文明的乡风,厚皋村蕴育了一批“道德明星”。83岁村民陆松芳,以拉煤为生,生活清苦,却在汶川地震发生的第三天,向灾区捐出了1.1万元,而赚这笔钱,老人要拉两年多的煤,他也因此荣获了全国第二届道德模范提名奖。此外,还有热心扶助村民走共同富裕之路的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宋云昌、救死扶伤一心为百姓治病的好医生姚桂昌等。
2010年,厚皋村又在通往镇上的必经之路旁建起了一个乡风馆,将这些“道德明星”的事迹作为重点放进了馆内,为村民们树立学习榜样。并规定,只要哪位村民在助人为乐或者其他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事迹就将被收藏进乡风馆。
3月11日一大早,笔者走进湖口村,只见8000多平方米的绿地生机盎然,道路两旁整齐划一的桂花树郁郁葱葱,洁净的地面,清澈的溪水,俨然一幅春景水墨图。东阳湖口村党支部书记楼跃群,正在给自己包干管理的一大块绿地除草、施肥,“管绿护绿是村规民约规定的每个村民的应尽义务,人人都要负起责任。”
村规民约的约束力,远不止这些。2006年,村里掀起养狗热,一个只有212户、538人口的村,居然养有110多只狗,除随地乱拉的狗屎狗尿污染环境外,老人小孩被狗咬伤的事件时有发生。为此,湖口村专门出台村规民约,提出少养狗或家养圈养,养狗风马上降温,如今全村只剩下10余只狗,而且全部实行圈养。
眼下,村规民约的内容还延伸到公共场所管理、公共绿地护养、社会治安、环境卫生、村民风俗、邻里关系、助人为乐、家庭婚姻、敬老爱幼等方方面面,村里还将村规民约的条款制成牌子,悬挂在村民集中的地方或道路交通口,成了村民自觉遵守的行动“指南”。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