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西湖龙井最早月底上市 前段时间降雨不会影响品质
2012年03月15日 07:32:07

  今年2月份以来,气温持续偏低,很多人关心,西湖龙井茶的生长会不会受影响?老百姓最早什么时候能喝到新上市的龙井茶?

  昨天,记者从西湖风景名胜区了解到,到目前为止,今年的茶叶品质并未受到天气的影响,但由于气温偏低,龙井茶将推迟上市,明前茶价格预计会高于去年。

  春茶开采时间推后5-10天

  茶树专家介绍说,茶树新芽生长要求日平均温度达到10℃以上,由于2月份以来,杭州地区气温持续偏低,目前茶树基本尚未抽芽,受此影响,今年春茶开采时间预计要比往年推迟5到10天,早熟品种“龙井43”要到3月底才能开采,龙井群体品种可能要延迟至清明前后。

  据转塘街道农业科负责人推测,虽然近几天杭州迎来了连续的晴好天气,但由于又将迎来新一轮的降雨天气,气温不能大幅回升,因此,茶叶嫩芽还将处于“冬眠”状态。就算天气转好,日均气温连续保持10℃以上,今年龙井茶最快也要到3月底才能上市。

  “今年清明节是4月4日,最早的春茶开采时间预计会在明前的五天左右,由于制作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今年明前茶的上市量不会很大。”西湖风景名胜区经发局姜新兵说。

  姜新兵透露,目前离春茶采摘还有一定时间,近期,市场上出售的形形色色的新茶都不是西湖产区的西湖龙井茶,西湖龙井茶开始逐步供应全国市场基本上要到4月初。

  前段时间的持续低温降雨不会影响茶叶品质

  “3月上旬杭州的平均气温是6.2℃,比历史同期降低了2度,从降水量来看,相当于历史同期的四倍,明显偏高。”杭州气象台台长周春雨说,茶叶的生长受降水、气温、湿度的影响比较大,虽然今年受前期气温低、雨水多、日照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由于春茶尚未发芽,不影响其后期长势和品质。目前,茶树已经处在萌动期,真正进入了影响茶叶品质的关键期。

  周台长说,接下来的这段日子,杭州将以阴雨天气为主,降雨反而会对茶叶生长有利。只要茶树发芽后不遇到倒春寒、降霜等天气,将不会影响今年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西湖龙井”将使用统一包装和标识

  2011年6月,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成功注册了“西湖龙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明确了使用“西湖龙井”证明商标的产地范围是西湖龙井保护基地的168平方公里的区域,涉及西湖、转塘、双浦、留下四个镇(街)。

  “今年‘西湖龙井’将开始使用统一的包装、标识,今年是试点,明年将扩大范围,后年全面使用。2012年西湖龙井茶的新包装目前还只有一套,为250克规格,包括两个茶叶罐子、一个盒子和一个拎袋,明年会推出七八款系列包装。”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会长商建农说,为了让消费者直接辨别西湖龙井真假,他们会将包装式样、许可单位和包装数量等公布在网站上,接受监督。

  价格预计高于去年

  “由于春茶今年开采时间晚,清明前茶叶上市量较少,明前茶的价格会比往年会有一定幅度提高。同时为促进传统手工工艺保护,纯手工炒制的高档西湖龙井茶价格比往年也要高。”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种植管理、采茶用工、农资价格等成本不断上升,也是导致今年春茶的销售价格比去年有所上升的一个因素。

  “预计上升幅度不会太大,具体的价格政府不会干预,也不会出台指导价格,价格由市场决定。”该负责人表示。

  据每日商报 作者 朱阳 张昭 丁淑萍 张玎

  
来源: 杭州网 作者: 编辑: 施菲菲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