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15日讯 今天是“3·15”,今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主题是“消费与安全”。3月14日从金华市公安局了解到,近段时间发生了多起诈骗案件,尤以电信诈骗居多。记者收集了一批与消费者有关的诈骗案例,并请金华市公安局、金华市人才交流中心等相关部门做了防范提醒,市民们要注意哦!
骗术一:下乡补贴
3月4日,婺城区的黄先生接到了一个号码为0105625××××的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车管所工作人员,在核对了他的摩托车型号、牌号、发动机号等信息后,告知其购买的车辆可以享受“下乡补贴”政策,每辆可获650元的现金补贴,现已快到期,要求其赶紧领取,并询问了其是否有银行卡。
黄先生称自己有一张农村信用社卡,对方便要其将卡内的所有现金汇进他们这边提供的账户,确认该账户是否有效,然后才能将650元现金一同汇回他的卡内。因为对方在电话里准确地说出了自己的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等相关信息,黄先生对此深信不疑,当即就到ATM机上将卡内的两万元钱全部打进了对方提供的账户。
焦急地等了一段时间后,黄先生发现账户里还没有钱汇回来,再次拨打对方电话,却发现已经无法再与其取得联系。
支招:非申报型“补贴”不可靠
记者查阅了“下乡补贴”相关规定,要取得补贴金,购买人必须持购买产品的发票原件、身份证明等相关资料到户口所在地乡镇(街道)财政部门申报。消费者但凡遇到有“部门”称不用申报就能获得补贴,基本可以认定是骗局。
骗术二:购车退税
2月中旬,金华市区的方小姐刚买了一辆东风标致汽车,就接到了一个“国家税务局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称有3%的税款可以退,并给了她一个办理该业务的“工作人员”电话0105129××××。
方小姐打通电话后,对方询问了她的身份证号码和银行卡号码,并称第一次办理必须到ATM机前先将自己卡里的钱打到对方账户,然后他们再连同退款一起转账过来。当方小姐把钱打过去后,对方说没有用,让其再找其他的卡试试,她又找老公要卡,这才引起家人的警觉,赶紧去银行一查,卡内的1.5万元已经全部被转走。
支招:参照标准判断能否退税
根据《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办法》,已缴车购税的车辆,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准予纳税人申请退税:1.因质量原因,车辆被退回生产企业或者经销商的;2.应当办理车辆登记注册的车辆,公安机关车辆管理机构不予办理车辆登记注册的,且还得经过申请、审批等程序。
警方提醒:此类诈骗案件,不法分子多身处外地,通过网络虚拟电话或一次性电话卡对消费者实施诈骗,再由同伙转账、取款,追查起来难度较大。且一些诈骗人员在指挥受害者操作ATM机时会让其进入英文或其他语言操作模式,令其很难及时发现漏洞。所以消费者购买完商品接到类似电话,要么直接拒绝,要么及时向商家或税务部门、车辆管理部门等询问清楚是否确有其事,谨防被骗。
骗术三:网购钓鱼网站
网购具有方便、省时等特点,但一些诈骗人员却抓住部分消费者对网购尚不熟悉或付款警惕性不高的漏洞,屡屡得手。
3月11日晚,金华市区的郭皓发现手机欠费了,就在淘宝网上选了一个“话费直充”的卖家,拍下了100元的话费。对方通过阿里旺旺给小郭发了一个陌生的网站,还有一个QQ号码。“亲,您先去我给您的这个网站,在这里可直接用快捷支付,不需用支付宝,支付宝太费时间。支付好后,您就可以直接提取卡密了,但是这个卡密需要由我们的客服给您充值才行。这是我们的客服QQ,您支付好后联系他,他会帮您搞定剩下的一切。祝您购物愉快,亲!”对方的态度相当热情,初次在网上充值的郭皓对其十分满意,深信不疑地按照指示操作完了所有步骤。
傻等了一小时后,郭皓觉得有些不对劲,便借来同事的电话,打给淘宝客服询问话费究竟是不是像那个卖家所说的那样充,客服了解完整个事情经过后,马上断定他已经被骗。果然,郭皓一查发现100元话费已被对方骗走。“我刚开始还不太相信,怎么会这么巧第一次网购就被骗了。可是静下心来想一想,当时对方故意要换其他付款的工具,的确事有蹊跷。”事后,郭皓又气又悔,并表示以后再网购时一定多加小心。
支招:不开链接不换支付平台
记者从金华市公安局了解到,类似郭皓遇到的网购诈骗案件并非个别现象。目前有不法分子专门会购买一些网站域名,设计成与淘宝或其他购物网站一模一样的界面,包括网址名也修改得很相似,比如“Taobac”、“dadang”等,然后通过链接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到这些网站上输入账户信息和密码,若不加注意,很难察觉;也有的不法分子利用有些消费者不熟悉付款流程的弱点,在购买过程中,以“省手续费”、“支付时间更短”等为由,极力怂恿消费者不通过支付宝等常见或购物网站指定的支付平台,而转到其事先设计好的诈骗网站上付款,从中获利。
警方提醒广大消费者网购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通过正规的门户网站进入购物网站,或直接自己输入域名,不开链接避免进入钓鱼网站;二要选择信誉度较高、级别较高的卖家交易;三与卖家聊天中,要使用网站指定的聊天工具,若卖家提出通过QQ号或其他不明网站沟通,要引起警惕;四是在最后支付过程中,要通过自己已有的并经过正规认证过的支付平台进行付款,坚决不使用卖家提供的支付渠道。
骗术四:“免费游”
春季选择出游的市民较多,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想出去走走又想少花钱的心理,打着“免费旅游”的幌子骗取钱财。
2月中旬,金华市区的张大爷收到一条号码为“1475787××××”的手机发来的短信,称某公司正在搞活动,可以免费到永康方岩旅游。
张大爷看了很心动,马上照着号码打过去询问具体情况。对方称自己是某旅游公司的业务员,“免费旅游”是公司正在搞的回馈客户活动,但需要预先交一笔押金,到了景点还得到特产店里买点东西,但买多买少不强制。张大爷觉得比起动辄上百元的旅行社报价,出去玩一次就花点购物费不算什么,没多想便答应了,并约好第二天在永康当面交押金,然后直接去方岩旅游。
第二天,双方在永康市区见了面。那名所谓的“业务员”称经过这段时间的统计,确认张大爷是头几个打进电话的客户,可以享受押金打对折的优惠,原先要交1500元,现在只要700元,张大爷当即掏出钱交给了对方,兴致勃勃地准备出发去方岩旅游。
但那名“业务员”称要赶着回家吃饭,顺便去办手续,也没留下任何凭证便先离开了。一个小时后,其打电话给张大爷说手续已经办妥,只要汇600元到一个账户里,马上就可以去旅游。可当张大爷汇了600元后,对方又打来电话说中间出现了一些变故,需要再汇200元,张大爷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上当受骗了。可当他打电话去要求退回押金时,对方立马挂断了电话,再拨已经无法接通。而此时,他已损失了1300元,追悔莫及。
支招:要有效凭证不轻易交钱
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若遇到“免费游”机会,首先要确认提供该机会的单位或个人是否具有旅游经营的资格,并要求其提供可以免费旅游的凭证。最好再打电话到对应景区询问该凭证是否有效,是否确有免费旅游的事实等。但凡最终要求消费者交钱、汇钱的很可能就是骗局。
骗术五:招工体检
又到了求职高峰期,然而在此过程中,每年都会有一些个人或用人单位利用求职者上岗心切,尤其是应届生求职经验尚浅的特点,屡伸黑手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月末,金华某人才网站上发布了一则招工信息,内容是金华某银行欲招若干名员工,并留有电子邮箱和联系电话。当天下午,市区正急着找工作的小李浏览到这条信息,马上把自己的简历发了过去,不一会儿,对方就回复邮件让小李直接拨打8290××××应聘。
下午2时30分,小李拨通了“金华某银行”的招工电话,接电话的男子自称姓卢,是银行的招工人员,随便问了下小李的基本情况,便让他第二天过去体检、面试。
面试当天,小李出发前再次打电话给卢姓“工作人员”确认面试地点,对方要他先去金华医院体检,同时要去了小李的银行卡账号,称会把体检的费用打过来。“过了一段时间,他打电话来问我钱收到没有,我去银行查了一下,发现没钱打进来,他就说可能我的银行卡没有开通电子转账业务,要我按照他的意思去做。”
紧接着,小李就照着对方在电话里的一步步指示,稀里糊涂地在ATM机上按了转账,并往对方账户转过去了3000多元。可当转账成功后,小李再也无法联系上对方。
支招:求职者认清资质再争取岗位
业内人士提醒,利用招聘敛财是诈骗人员乃至部分用人单位的惯用伎俩,一般都会在面试前或入职后口头许以优厚的福利待遇,但实际上却巧立名目收取保证金、体检费、培训费、押金等。往年也出现过少数用人单位与不法医疗机构勾结,以招工体检为名先要求求职者缴纳数十元到数百元不等的体检费,然后以体检不合格为由不予录用,从中骗钱。
根据《劳动法》: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因此求职者若发现用人单位以任何名义向自己收费,应坚决拒交,或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部门举报。
同时求职者要注意,应聘前一定要先了解清楚发布招工信息的单位或个人是否具有招工资质,或直接向自己有意向的单位总部确认其是否正在招工及有关联系方式、联系人和信息上所留的是否一致,以此来判定对方是不是在虚假招工。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