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椒江3月15日电(记者 聂伟霞 报道组 金志良)台州市椒江区是著名的“甜瓜之乡”,每年3月,田头就停满大卡车。今年,连续的阴雨天给瓜农带来重创,瓜田里收不到一只瓜,收瓜的卡车也不见踪影。
面对连绵阴雨,当地农业部门联手瓜农奋力自救,力争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佳友民情工作站的记者也走到田间地头,倾听瓜农的心声和诉求。
田里不见一个好瓜
“我种植甜瓜7年,像今年的阴雨天第一次碰到,偌大的田里摘不到一个好瓜。”在椒江区农场,60岁的种植大户郑士东捧着一个个再也长不大的小甜瓜愁眉不展。
记者看到,大棚里甜瓜的叶子已一片枯黄,瓜藤下一只只金黄的小瓜静静地躺着,“原本现在能长到3斤的甜瓜,只长到3两重再也不长了,而且开始腐烂。”郑士东说。记者随手捡起一个甜瓜掰开,外面看似健康,里面已腐烂。
由于湿度高,泥土里的根系早已腐烂,只剩下光秃秃的根头,“怎么救都救不回来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全部拔掉,补种瓜苗。”郑士东心痛地说。
前几天,太阳一出来,郑士东就赶紧雇了工人把瓜藤连根拔起,补种新苗。
郑士东是位残疾人,2006年,他在这块盐碱地里开发大棚果蔬。“盐碱地里钾含量高,种出来的甜瓜甜度很高,我利用大棚种植,培育出了双季甜瓜,第一茬在11月播种,3月初就可以上市了,每斤瓜可卖11元至15元,十分俏销。”郑士东说,看到收成好,今年他又新增了80亩田,目前共有218亩大棚甜瓜,成为椒江区面积最大的种植户。本想着今年可以好好赚一把,想不到一场雨让他陷入了困境。“据估算,减产一半以上,收入减少三分之二,每亩损失6000元,受损总价达130万元。”郑士东无奈地说。
瓜农奋力自救
郑士东是凌晨4点起的床,他要赶在大雨来临之前把50亩新苗补好。
由于早早过了育苗期,种子店里的甜瓜种子基本断货,郑士东只买到了一部分种子。因为缺资金,郑士东只雇了一个工人,花了一个星期才把50亩新苗补种完。“换以前,我会雇上10个工人,两天时间就完成了。”
“补种后,甜瓜要到6月10日左右才可以上市,到那时,瓜已不值钱。不过总比没收成好。”郑士东说。
在郑士东基地对面,是40来岁的盛仲鹏种植的140多亩甜瓜基地。他也逃不过烂果的厄运。这几天,他趁天气好,补种了80亩新瓜苗。
让盛仲鹏兴奋的是面前一块2亩地的“实验田”,里面却是另外一番情形:大部分的甜瓜藤正显示出勃勃生机,田里种着七八个品种的甜瓜,每个品种有20来株,大部分瓜苗在阳光的照射下很快恢复了生机。
一个月来,盛仲鹏对“实验田”倍加呵护,精耕细作,施有机肥,增强抵抗力;配制营养土,并对其进行消毒;水沟挖得比其他的田块要深,用抽水机不断往外抽水减少湿度等。
“根据目前这长势,再过20来天可以挂果了,甜瓜可以赶在5月初上市。这可能是今年最早的一批甜瓜了。”盛仲鹏说,他要把这套经验传给其他的种植户。
齐心协力渡难关
上午,豆大的雨点又下了起来,椒江区农业局农艺师卢春香和周红早早赶到了农场,帮助郑士东育苗、补种瓜苗。
“尽管下雨,大棚每天要保持通风,天晴的时候给小苗喷营养液、防菌液,增强抵抗力……”周红一边指导着一边把果苗递给郑士东。
“天气预报称还有一场较长时间的阴雨,这一回我们要和农户一起坚守,加强田间管理,减少损失。”卢春香信心十足。
几天来,椒江区农业部门派出农技人员奔赴茄子、甜瓜、茭白等果蔬点,送实用资料、送技术,指导农户加强田间管理,和农户一起研究防雨对策。
台州市农业局则紧急调运各类短缺种子,以满足农民生产自救需求,还整理出利用沼气等有机肥增强果蔬抵抗力、“电热毯”育苗来保证种植时间等方法推荐给受灾农户,以应对未来一段时间的阴雨天气。
椒江农信担保有限公司也给受灾的种植户送去了“钱袋子”。只要有农户需要,他们将采取低收费甚至免收费形式为受灾户提供贷款担保。
“接下去,我们将加强农民培训,特别要对农民进行生产技能和应对天气灾害知识的培训,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农民创业创新的能力,真正提高农民抗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椒江区农办主任杨利明说。
“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阴雨,定能走出困境,把阴雨天造成的损失夺回来。”郑士东的脸上一直保持着笑容。
- 椒江:章安街道茶话会里叙情谊 外出党员谋发展
- 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全面放开 椒江近600家企业受益
- 居亚平“进村入企” 指出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 农经干部下基层 秀洲使现代农业科技根植于田间地头
- 维护基层和谐稳定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推进农业发展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