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19日讯 投资,始终是拉动经济发展的牛鼻子。
去年,温州市以大项目促大投入,取得积极成效。投资总量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51.5亿元,增长89.2%,投资率达52.3%,投资总量跃居全省第三位,令人刮目相看。
投资,始终如滚滚向前的巨大引擎。
今年,温州市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强化投资进度、优化投资结构。在“2012破难攻坚大行动”中,项目建设攻坚专项行动被摆在首位,围绕“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80亿元”的总体目标,大手笔、大气魄地推进经济发展,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
投资,更需要破难攻坚、乘势而上。
成绩固然喜人,但问题依然存在。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产业性投资较弱;蜗牛工程、半拉子工程,仍然在拖城市建设的后腿。此刻,再度吹响加大投资的号角,以困难面前不怯步、矛盾面前敢负责、重任面前勇担当的姿态,破难攻坚、扎实推进,再创温州发展新辉煌。
——投资需求拉动效应进一步显现。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80亿元,增长30%以上。限额以上投资率55%。
——投资结构调整优化进一步加快。产业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以上,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63%以上。
——投资项目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大。重点建设项目244个,完成投资470亿元。加大60个重大项目前期推进力度,力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取得突破。
——市级项目投资作用进一步发挥。实施市级政府投资项目计划593个,完成投资504亿元。其中19家国资公司年度计划315亿元。
工作重点:
打出“组合拳”,
强化项目前期
“做好前期,事半功倍”,前期工作的进展快慢,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力度与进度。因此,此次项目建设攻坚专项行动特地研究出一系列“组合拳”,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
第一招——“早栽树、早结果”。
针对工程推进中普遍遭遇的“资金难、用地难、审批难”问题,提前谋划,把问题终结在“摇篮里”。即重点抓好项目建设方案、规模标准、资金筹措、征地政策处理等前期研究,使前期项目达到可报、可批、可建的要求。
第二招——“放长线、钓大鱼”。
提前砌好“养鱼池”,精挑细选“好鱼苗”,以期未来长成一条又一条大鱼。循此思路,建立重大项目储备库,加强项目动态管理;今年确保省批及以上项目15个月、市批项目9个月内能完成前期工作并具备开工建设条件。力争我市27个项目纳入今年“国批”、“省批”重大项目前期计划,加快推进市级前期项目110个,争取开工项目194个。
跳起“华尔兹”,
加快项目建设
抢抓时间节点,科学安排进度,犹如跳起华尔兹,踩着节拍、步步相扣,舞出美妙身姿。此次行动提出,在建项目要按照建设工期,细化具体推进方案,排出时间节点,分解落实责任,加快实施市级在建项目115个;建成项目要及时组织初步验收、竣工决算和联合竣工验收,年内完工投产项目174个,发挥建成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大市本级国资运营公司的投融资力度,完成投资300亿元以上。
强“后勤部队”,
保障要素供给
兵马动,粮草行。强化投资的前提,需要各属地政府、各相关部门备足粮草,做好后勤准备。此次行动提出,强化属地政府责任,结合拆违美化和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专项行动,着力解决政策处理难题;坚持民资、国资、外资“三资”齐上,加强银企银项对接,支持鼓励企业上市、发行债券等,争取市级3家国资企业发行债券29亿元,今年安排财政资金43.16亿元用于市级项目建设;加强土地开发提速,最大限度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实现土地高效集约利用,有效缓解项目建设用地制约。
建“专业团队”,
强化项目管理
此次行动提出,建立健全项目联动审批机制,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有效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加强项目投资、进度、质量管理,严格执行项目法人、招投标、监理和合同等制度;规范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加快推进代建制工作;强化项目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组织协调推进设计保障体系、施工保证体系和监理控制体系高效运转,确保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和造价处于受控状态。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