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19日讯 作为嘉善城区仅存的一处明代建筑,金氏后厅的“命运”一直牵动着许多文物爱好者的神经——“逃过”了房产开发一劫,却经不住风吹雨打,每到刮风下雨时总让人为之“捏把汗”。
昨天,记者从嘉善文保部门了解到,经过长达6个月的精心修复,400多岁“高龄”的金氏后厅已重新“容光焕发”。“房子是按照原来的样子修复的,我很感谢政府对这座老宅的保护!”居住在金氏后厅的金氏后人——金尚元欣慰地说。
那些年曾风雨飘摇
金氏后厅始建于明朝,位于嘉善体育南路望龙桥北侧,曾经有过确切的地址——盐典埭50号。但随着旧城改造的推进,盐典埭等一批老街古巷早已“消失”在了房产开发的浪潮中。“除了从体育南路通进来的一条小路,现在这座老宅的四周全是新建的商品房。如果不是当年被政府列为文保单位,这里早就被推土机推平了。”金尚元告诉记者,现在的金氏后厅已然被“包围”在城市的“水泥森林”中。
今年70岁的金尚元从小居住在金氏后厅,他说当年老宅幸运“逃过”房产开发一劫,现在却陷入了随时可能倒塌的处境,“本来就年久失修,木架严重腐烂,加上当时相隔几十米的打桩机把整个建筑震松了,一到下雨天就到处漏水,台风一来我们住都不敢住。”据了解,有关部门曾于2008年对其进行安全评估,鉴定结果为D级危房(房屋危险性鉴定等级分为A、B、C、D四级,D级最危险)。
修复后“容光焕发”
“金氏后厅属于民居,我们家却无力进行整体修复,最多也就是小修小补……”老宅的状况一度使得金尚元束手无策。让他感到欣慰的是,随着政府相关部门的介入,金氏后厅获得了“重生”的机会——嘉善相关部门几经努力终于落实了60万保护经费,金氏后厅的整体修复工作也于去年9月6日正式开始。近日,经过为期6个月的精心施工,金氏后厅修复工程顺利通过了嘉善相关部门的初级验收。
昨天上午,当记者一路打听找到金氏后厅时,金尚元正好在家中,于是他带着记者参观了这座修缮一新的明代建筑:从最前面的四间连排小屋进入后,是一个并不大的庭院,一堵白墙黛瓦的腰墙将庭院南北一分为二;穿过腰墙那扇圆洞门,映入眼帘的便是坐北朝南、气势恢宏的正厅,正厅东面的二层小楼被称作“东抱厅楼”;跨过正厅高高的门槛后,厅内四根“顶天立地”的廊柱精美壮观,每根柱子下有一青石材质的鼓墩,鼓墩上有七星、花卉及铜钱纹等图案。
“青砖、小瓦、马头墙……修复后,这里的角角落落充满了艺术感。”金尚元对金氏后厅的修复成果十分满意,他说自己特别喜欢这次修复的落地长窗,“我小时候就听长辈说当年建造过落地长窗,但后来因为没有能力进行复原,我们一度改用砖头充当。”
陆家厅也将得到修缮
“金氏后厅曾作为太平天国的议事厅,东抱厅楼的墙壁上还有过太平天国壁画,可惜10年前被无意间粉刷掉了。”据嘉善博物馆馆长朱殷治介绍,金氏后厅极具保护价值,此次修复工程均按照‘原样原修’、‘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老宅的大部分部件都予以了保留,主要是对一些已经腐烂的椽子、损毁的墙面进行修复。施工期间,我们还专门派了一位工作人员进驻现场,每天记录施工日记。”
据了解,嘉善县共有三处明代建筑,分别为城区的金氏后厅、西塘的陆家厅、天凝的圆通桥。“嘉善县建于明朝宣德五年,但明代建筑在我县保存得极少。陆家厅是明代陆垹的宅第,梁枋及门窗上有木雕,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嘉善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陆家厅位于西塘镇塘东街社区烧香港南36号,对于陆家厅进行保护修缮的提议已获论证通过,具体的修缮方案目前正在紧张设计中。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