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19日讯 “‘扶不起’事件、‘小悦悦’事件,表明在市场经济潮的冲击下,部分人的道德缺失。”3月16日上午,由金华市委宣传部、金东区委宣传部主办,以“孝顺镇里话‘孝顺’”为主题的“我们的价值观”讨论会在金东区孝顺镇举行。
主流价值观引导,必须的
孝顺镇这几年发展迅速,经济繁荣的同时,少部分人的价值观也出现了偏差。怎么净化村风民俗?文化建设是第一抓手。近年来,孝顺镇树立以“孝、德”为中心的文化主题,创新推出了“孝顺榜”、“婆媳档案”和“村民荣辱录”,孝顺百姓在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下,各种典范不断涌现,该镇低田村支书余建胜感慨:随着“孝文化”的推进,基层工作做起来没那么难了。
低田村的妇女主任朱菊花,从小在农村长大,哪家媳妇又给婆婆买新衣裳了,哪家婆婆又发脾气了,这些小事她都看在眼里,记录在案:村子里有567人,所有婆媳关系均建立了档案(即婆媳档案),婆媳两人的出生年月、文化程度、健康状况、个人爱好甚至两人的关系好坏都一一记录。记者翻看了一番,发现大多数婆媳关系都“好”,极少数属于“一般”,没有找到婆媳关系“不好”的例子。“我们村还真没有不和谐的婆媳。”朱菊花说,但凡哪家婆媳出现了一点点问题,她都会上门劝导,做双方思想工作。
“在孝顺镇更要做孝顺人。”孝顺镇镇长夏志坚介绍,现在孝顺镇115个行政村都公布了“子女孝顺榜”,对上一年家庭子女对60岁以上长辈的赡养情况进行公示,以这种公开的社会评价促进村民赡养老人。
孝顺镇莘村村民、金华市公民道德模范余林园在孝顺镇鼎鼎有名,镇上的人都知道,48岁的余林园已经照顾因车祸而成植物人的哥哥长达20年。在7000多个日夜里,余林园一家悉心照料哥哥,喂食穿衣,擦身翻身,瘫痪在床的老大始终干干净净,没有得过一次褥疮,甚至没有出过痱子。讨论会上,余林园却一脸腼腆:“我照顾的是我哥哥,我觉得是应该的,不能把他推向社会。”
弘扬真善美,需要共同努力
“价值观说起来很高大,却体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言语举止间,重塑道德观不是说说就行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着眼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比如家庭美德。”金东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羊代平说。她认为,孝顺的“孝文化”正是婺文化的精髓所在。“在道德观的重新构建上,应该把传统婺文化与当下的内容和意义结合起来,继而提倡一种感恩、向善、小我、大爱的文化。”
“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确饱受冲击。”市社科联主席吴远龙说,《论语》里有“孝悌为人之本”的说法,古人更是讲究“百善孝为先”,可以说“孝”是一切善行的发端和根本。在看到当下社会道德状况严峻性的同时,也应看到我们社会的主流总体是向上的,因为像英雄孟祥斌等壮举发生后,总会引起社会上的强烈反响,说明我们民众内心不缺乏基本的道德价值判断,不缺乏真善美,我们身边不缺乏感动因子。吴远龙认为,应理性看待当下中国的道德状况,崇尚敬畏、仁爱、责任、孝义、诚信、创业,要礼敬我们的传统文化,坚持分层施教,创新教育方法,规范社会秩序,注重典型示范作用。
金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金华市文明办主任许加燮指出:“2011年是媒体关注道德问题最为密集的一年。我们的道德观正遭受着冲击,需要我们用心、用眼、用脑去发现更多的真善美,而要让这些美好的事物流传下去,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