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19日讯 在3月19日进行的台州市政协四届二次会议上,徐曙鹰委员代表台州市经济界人士作了题为《振兴台州要坚持“实业兴市”》发言,发言内容如下:
由于受金融危机和宏观调控的影响,有效投资不足、运行机制不完善、资源要素欠缺等一系列问题制约着台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原有的“轻、小、集、加、民、外”为典型特征的实业经济发展已难以为继,造成发展速度滞缓,发展质量下降,甚至出现了部分企业主跑路和外迁办厂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实体投资增长乏力,导致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有效投资增速放缓,工业投资科技含量不高,投资增长仍然以外延扩张为主,投资对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导向作用并不明显。
二是生产要素短缺、成本持续抬高,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当前宏观紧缩政策下,原材料涨价,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且用工成本大幅上升,融资难度提高和成本节节攀升,土地、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成本持续抬高,导致资金实力不足、技术含量不高、赢利能力不强和管理不规范的中小企业感到经营困难
三是发展环境尤其是软环境建设影响了台州发展后劲。台州区位优势不明显、公共交通落后、快速交通滞后等问题;民营经济“低、小、散”的弊端,呈现出产业层次不高、资源禀赋不足、转型升级较难、服务配套不够等特点,整体生产环境不够理想;环保整治要求更加严格,延期投产高耗能项目的产能释放,直接拉动全市能耗总量增加,节能降耗压力不断加大。
四是企业创新与管理能力难以跟上形势发展需要。部分优质企业向外迁移,部分企业将新的优质项目投资在外地,大部分中小企业创新和管理能力不强,影响了台州市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一、坚持“实业兴市”是台州从先发到先转的必由之路
坚持“实业兴市”,发展实体经济是顺应宏观形势的需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三十年改革的经验和发达国家的成功之路告诉我们,不管如何转型升级,实体经济始终是经济的坚实基础;不管技术创新到什么地步,实体经济中的制造业始终是科技创新的有效载体,是核心竞争力的有效展现。全省民营经济大会提出了“重投入、兴实体”的指导思想,把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集约发展、和谐发展提到了新的高度来抓。台州作为民营经济的先发地区,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的经济工作的主要抓手。
坚持“实业兴市”,发展实体经济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实体经济是社会财富的基础,是综合国力的基础,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一个大的经济体,如果离开了实体经济,如果实体经济这个基础不牢固、不扎实,发展就难以为继,百姓就难以增收致富,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经济社会问题。尤其是在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台州,如果实体经济发展不好,会对社会稳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必须要紧密结合实施台州“四大战略”,把更大的力量放在发展实体经济上。
坚持“实业兴市”,发展实体经济是适应台州实际的需要。打造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建设沿海产业带、建设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这些都是台州市近几年的重点工作。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涵盖第一、二、三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台州是民营经济的先发地区,民营经济是台州市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台州的起家之本、创业之基、创新之源,台州的中小民营企业,绝大部分属于实体经济的范畴。因此,坚持实业兴市,发展实体经济符合台州当前实际,也与台州长远发展目标一致,是振兴台州的基础和关键。
二、坚持“实业兴市”,发展实体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要重振台州雄风,就必须坚持“实业兴市”,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提高台州社会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率,重回台州在浙江省内及长三角地区应有的位置。
(一)在理念上先行。针对台州市当前经济增长对土地等资源要素的依赖较大,实体经济发展困难较多,外向型经济抗风险能力较弱等主要发展问题,要牢固树立实业兴市、发展实体经济的理念,在政策上引导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民间资本参与实体经济的投资与发展,把广大群众的注意力引导到发展实体经济上来,使民间资本有信心、有条件投资于实业发展,进一步形成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
(二)在政策上倾斜。政府要制定出台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可实施意见,在政策上倾斜,通过政策导向,着力破解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难、投资难、创新难、盈利难等问题。具体而言,一是要在人才和资金上更倾向于实体经济,政策措施上更加有助于发展实体经济,收入分配上要更多向实体倾斜。二是要改善个别领域一段时期以来非理性暴涨、轻易获取暴利的状况,遏制资本炒作。三是要打开实体经济盈利空间,要让市场嗅到实体经济中的好处。要通过破除垄断等改革来保护实体产业的生产积极性,激发企业家精神。通过行政体制领域到位的改革,为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松绑,辅之以财税政策的支持,以及推动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四是要放松管制,让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能够进入一些垄断性行业,扩大中小企业生存空间。要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让企业在更长时间里享受到创新的收益,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逐步扩展企业的发展路径。要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补贴不公平,把各种补贴用来降低所有中小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强中小企业市场化生存的能力。
(三)在转型上发力。推动发展实体经济,要和调整结构结合起来,和大力创新结合起来,要着力在结构优化和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上发力做文章,要在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多下工夫,对传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以提升竞争力,保持实体经济的长久活力。对台州现有的企业,要根据情况进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加速企业转型升级,重点做好“扶、转、引”文章: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企业,要在“扶”字上做文章,认真做好扶持、服务工作,促进其快速成长,做大做强。重点支持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打造经济发展的“航母集”,努力把骨干企业变成支柱产业、支柱产业变成产业集群,支持重点骨干企业上市。对一些管理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的传统产业和企业,要在“转”字上做文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下大力解决企业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难题,特别是要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做好企业培育这一基础性工作,以此为抓手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其转型发展、开放发展、集约发展。对一些大项目、大企业要在“引”字上做文章,认真实施“项目攻坚年”活动,通过全力以赴抓项目,通过生产要素的合理分配,对接产业政策,围绕优化存量、调整结构、延长链条、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引进和储备一批投资超亿元乃至几十亿元、上百亿、具有较强带动力的重大项目,确保全市项目建设不停步、不断档。要把引进和培育大产业大集团作为重中之重,研究制定具体的扶持政策,靠“大块头”赢得“大收益”,占领大市场。
(四)在服务上着力。政府部门:一是要强化实体经济导向。积极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事业致富的社会氛围,倡导企业坚守实业求发展,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制定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政策上引导企业投资和发展实体经济。二是要转变政府作风。强化服务职能和服务意识,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实体经济需要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责任在政府,路径也在政府。政府部门的主要力量是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公平的发展环境。具体而言,要着力创造十大环境:引导企业从“速度优先”回归“主业优先”,以正确的考核指标引领企业的政治环境;扶持重点由虚向实,形成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环境;金融创新由远而近,形成支持经济的金融环境;加快人才和资金扶持,形成支持实体经济的人才环境;要把企业发展与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支持实体经济的宏观环境;改善和健全政府服务,形成支持实体经济的运营环境;扶助资金采用由“漫灌”式转向“滴灌”式,形成支持实体经济的效率环境;采取“实体做虚”转变为“实体做实”的办法,形成支持实体经济的投资环境;加强对投机资本的监管,形成支持实体经济的法制环境;倡导企业价值观念由“投机致富”回归“勤劳致富”,形成支持实体经济的文化环境。三是要加强舆论的宣传和引导,进一步加大对创业典型的树立和宣传力度,充分激发广大群众创业致富的渴望与热情,让全民创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强音。
金融部门:一是要强化服务意识。要真正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加强与企业的密切联系,银行与企业要成为真正的合作伙伴关系,成为实体经济的支撑。二是要加强金融创新。要不断创新金融的产品,使金融产品在设计上更贴近实体经济的需求。要创新业务流程,优化组织体系,从实体经济的需求出发,建立不同类型的业务单元和专业化的经营团队,实行从服务内部客户到服务外部客户的服务流程体系;推行扁平化管理,精简管理层级,增强管理执行力;实行集中化管理,实现前中后台分离,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风险,节约运营成本,实现便捷性和合规性的统一。三是要优化信贷结构。重点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一方面是围绕国家战略规划,积极配合产业政策,对社会经济重点领域给予重点支持。按照“十二五”规划要求和台州“四大战略”要求,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引导出口结构升级,严控“两高一剩”等国家限制性行业的信贷投放,促进淘汰落后产能,防止盲目重复建设。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实体经济融资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对小微企业和“三农”企业给予大力支持。四是要减轻企业负担。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门槛,简化担保手续,提高办事效率,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切实解决不合理收费和附加贷款条件等问题,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企业赢利空间。
要素部门:财政部门要用足用活用好国家的各项扶持政策,为台州市的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信息、税收等方面的服务,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建议实施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小企业贷款的支持力度,撬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小企业贷款。土管部门要科学编制工业用地规划,合理控制土地价格。根据产业发展情况,明确标准,有保有压,千方百计解决工业用地“瓶颈”,尽最大可能保障优势企业和新兴产业合理的用地需求。金融监管部门(包括金融办)要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扶持和监管。一方面,实施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机构,对小额贷款公司给予一定的风险补偿;对融资性担保机构按当年小企业贷款担保总额的比例给予补偿,鼓励担保机构对小企业融资提供更多的担保服务。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日常监管,明确经营“红线”和“高压线”,提高小额贷款公司依法合规经营意识,杜绝发生非法集资、违法吸储、高利放贷等违法违规现象。交通、电力、人力等要素部门要在资源配置上向实体经济倾斜。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建设银行台州市分行副行长
界别:经济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