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0日讯 昨天上午,永康丽州中学学生“@陈梦晨要去看Aaron”发表的一条微博非常热门。这条微博就一句话:“丽州中学惊现“穿越女”,你Hold住吗?”配图中的主角是一名女生,她身着蓝白相间的“奇装异服”站在教学楼的走廊里,身边满是围观的学生。
“穿越女”惊现
永康丽州中学
“@陈梦晨要去看Aaron”发表微博的时间是上午8时59分,当时应该是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大约一个小时后,9时57分,这名学生再发微博:“老师把她叫到学生处把衣服换了,她说什么都不换!说要穿到明天!她说,这个是本民族的服饰,坚决不换!”
昨天中午12时20分许,“@陈梦晨要去看Aaron”在微博上说:“她现在被董事长送回家换衣服了。”看来,这名“穿越女”最终还是妥协了。
该女生姓胡,为高三理科班学生。据班里同学反映,胡同学早在前一天的晚上就穿着汉服到学校了。与该同学同寝室的女生说:“开始我以为她去上舞蹈课,没来得及换就赶回学校了,没想到今天还是这么穿,而且在周一开的早会上,她都没有换,还跟我们说,她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是汉服复兴者。”
不仅如此,胡同学的课桌上堆满了复习资料,但在其间,还有一本《老子》和一本《楚辞》。据同学们说,她平时就很喜欢读古文,成绩最好的学科也是语文。
与此同时,在新浪微博,不少网友对永康丽州中学出现“穿越女”的事件发表了评论。大家对这名“奇装异服”的女生表示好奇,但因为图片较小,大多数网友难以辨认她穿的到底是哪种服装。
这是汉服还是和服?
所谓汉服,又称汉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约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公元17世纪中叶)这4000多年中,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而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自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礼法的继承,到了汉朝形成完善的衣冠体系并普及至民众,还通过儒教和中华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
汉服的基本特点是交领、右衽,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结构上,汉服分为十个部分:领、襟、裾、袂、袪、袖、衿、衽、带、系。一套完整的汉服通常有三层:小衣、中衣、大衣。从形制上看,大衣主要有“上衣下裳”制、“深衣”制、“襦裙”制、袴褶,“通裁”制等类型。
日本的和服,在江户时代以前通常指吴服,是日本的一种民族服饰。明治时代前和服泛指所有服装,而与这个词相对的是洋服,指来自西洋的衣饰。后来此词的词意逐渐单一化,通常单指具有日本特色的民族服装。和汉服不同,和服属于平面裁剪,几乎全部由直线构成,即以直线创造和服的美感。和服裁剪几乎没有曲线,只是在领窝处开有一个20厘米的口子,上领时将多余的部分叠在一起。在制作和服时,较少为人的体形所左右,高矮胖瘦不同的人,即使穿着同一尺寸的和服,也很少给人以“衣不合体”的感觉。
“穿越女”穿的是双绕曲裾
“她穿的应该是短的双绕曲裾(音[jū])。”浙中兴汉文化QQ群的网友“魚調調”这样介绍说。浙中兴汉文化QQ群聚集了金华地区160多名汉服爱好者,“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服饰,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物质载体。汉族是世界上人数最多、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可是很少有人会穿我们的民族服饰———汉服。我觉得汉服是世界上最美的服装,我们有义务让更多的市民去认识它、接受它”。网友“飘”这样说。据记者了解,在浙江师范大学等高校,也有类似的汉服社。“复兴汉服”是汉服爱好者们最大的梦想。
据网友们介绍,双绕曲裾是曲裾的一种。曲裾是汉服体系中深衣的一种,而曲裾又根据下摆绕的圈数,基本款式可划分成单绕曲裾、双绕曲裾,常常外搭大袖衫穿着。永康丽州中学的“穿越女”穿的就是短款的双绕曲裾。
曲裾这种服装的特点是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称“三重衣”。也因此,图片中的女孩穿的肯定不是款型较为宽松的和服。
双绕曲裾式男女都可穿
历史学家认为,曲裾的出现,与汉族衣冠最初没有连裆的罩裤有关,下摆有了这样几重保护就合理得多,因此,曲裾深衣在未发明袴的先秦至汉代较为流行。
男款曲裾的下摆比较宽大,便于行走;而女子的则稍显紧窄。从出土的战国、汉代壁画和俑人来看,很多女子曲裾下摆都呈现出“喇叭花”的样式。慢慢地,男子曲裾越来越少,曲裾作为女子衣装保留的时间相对长一些。直到东汉末至魏晋,女子深衣式微,襦裙始兴,曲裾深衣自然也几乎销声匿迹。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大行其道的女服则是襦裙。但在今天看来,曲裾深衣有着别样的风韵,也因此深受广大汉服迷们喜欢。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