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三门3月20日电 “咔嗤,咔嗤……”一把满是铁锈的锯子,一柄亮得刺眼的柴刀,一双长满老茧的手,撒落一地的茶树粉末——正在油茶地里忙碌的承包户任齐武无奈地说:“赚不了钱,全都砍了,当柴火卖吧……”
昨天下午,春雨绵绵,走进三门县亭旁镇山上任村,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传来时有时无的锯木声。
“前几天,我到县里问过了,油茶林低产改造要300亩以上才有补贴,而我的面积不够。我这样的普通农民,达不到要求的。”任齐武说。县林技总站工作人员证实,县里油茶树种植和低产改造,要达到这个面积才能补助,低产改造每亩能补四五百元。
任齐武的这片油茶林近百亩,向村里承包已十几年。2002年,任齐武请来园艺师,从林地里选出数百棵合适的油茶树嫁接,提升油茶树的价值,但成活率不到5%。2007年,他狠下心修建了近500米山道,又请来技术人员对部分茶树剪枝,并把整座山的土都翻了一遍,花了好几万元,增产却不明显。
“上面没一分钱补助。要是我种100亩粮田,投那么多钱,政府能补助不少,为什么林农和粮农差别这么大呢?”任齐武告诉记者,油茶林收益很低,“大前年,我把采摘的油茶籽晒干,拿到镇里总共榨了400多斤茶油,卖20元一斤,卖了3年还没卖完,今年春节把剩下的都倒掉了。去年摘的油茶籽差不多3000斤,每斤才卖2元,雇工费却要千把块。”
据任齐武介绍,前些年他已砍掉了一批油茶树,卖给旁边的砖厂烧砖,每百斤18元。今年,他准备把油茶树全砍掉,还想把承包权转让出去。临走,记者问他承包权转让之后能干什么,没资金没技术的他明显怔了一下,眼里流露出些许茫然、依恋和苦涩。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