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1日讯 “拿拿锄头,讲讲笑话,动动笔头,人活着就是要动嘛。”在千金镇有那么一位老人,他博古通今,喜欢舞文弄墨,热心文化事业,他就是姚士琛。3月16日下午,当记者走进他家时,79岁高龄的姚士琛正在起草关心下一代活动的方案,看上去精神铄矍。
别的老人喜欢早上到茶馆喝茶聊天,晚上在家含饴弄孙,可姚士琛却不一样。退休后,他就开始全身心投入到文化事业中去,游走在街头巷尾,或是村头地间,一支笔,一个本子,一辆老式的自行车是他出门的全部工具。
不要小看了地方文化收集整理工作,这可是项体力活,为了确定一个事件的具体时间,或是一个人物的确切身份,姚士琛经常辗转于整个千金和周边地区,几乎千金镇的每一个角落,都留有他的足迹;他还经常自费到湖州文化馆、图书馆查找资料,求证线索,一查阅便是一整天。
2008年,千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开始,姚士琛一听便来了劲,和其他几位工作人员每天走门串户,收集资料,晚上还要挑灯整理。由于姚士琛对整个千金镇文化了如指掌,三个月时间里,共收集非遗线索近2000条,上报了100多份报告,其中评上市级项目的有4个,区级项目的18个,可谓是千金文化史上的一次大丰收,为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出重大贡献。
“年年育鱼年年余,岁岁贤德岁岁德”在养鱼大户章贤德的门口挂着这样一幅对联,说起这幅对联,章贤德显得格外兴奋,“这可是‘无臂人’归晓峰帮我写的。”
2000年归晓峰家境贫寒,临近春节,姚士琛就为其出谋划策,帮他按照每个人的特点,度身定做属于自己的对联。这一下可引来了不少人,大家争相购买。
“我只是自己闲不下来,啥事都喜欢‘掺’上一脚。”姚士琛说笑到。91岁的冯春元卧病在床,姚士琛知道后就和镇上的其余几个人去看望他,给他送去节日的祝福;沈金珠家中经济条件不好,看病困难,姚士琛就帮他到处打听药方并联系医生;留守儿童黄莉丽没人照顾,姚士琛帮她筹钱筹衣物。“都是平日里身边的事,我也只是遇到点做一点。”
作为关心一下代委员会的一员,更作为一名老教师,姚士琛似乎对课堂分外留恋。“每次姚老师上课都声情并茂、妙语连珠,孩子们可喜欢了。”千金小学的老师说,姚士琛常常到学校给孩子讲寓意深刻的千金民间故事,让他们既了解了民间文化、增长了见识,又从中受到教育,一举两得。
另外,考虑到村里的老人缺少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姚士琛还利用自家的空屋,搞起了小型老年活动中心。虽然是家庭型的,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平时村里的老人们都喜欢上他家喝茶聊天,看书看报,或是杀上两盘,喜欢戏曲的朋友还能唱上两曲儿,大家都说,“家庭俱乐部”是下午消磨时光的最好去处。
有道是“莫道桑榆晚,晚霞尚满天”,姚士琛虽已年过古稀,仍是醉心于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用他的话说,像他这个年纪的人,还能走,还能写,还能为人民群众尽点力,就是最满足的生活了。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