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自娱自乐,但张斌明白,程胜已坦然面对了现实。
由于程胜姐姐的坚持上诉,一年两个月后,从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传来了消息:程胜被改判为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我现在十分后悔自己的抉择,本以为来这里能更快地减刑,但事实并非如此……”
2004年12月,已经从看守所调到瓯海公安分局政治处工作的张斌,突然收到一封来自新疆呼图壁县的信。看着信封上熟悉的字体,张斌的心“怦”地跳了一下,程胜怎么会跑到新疆去了?
原来,当年改判死缓后,程胜被送到浙江省第二监狱服刑。为了鼓励他努力改造,只要有机会,张斌都会去看望程胜。而更多的时候,张斌用书信的形式继续开导、鼓励程胜。
“1997年刑法修改后,死缓犯人只能改判为无期徒刑,这让我再次陷入了迷茫,无期徒刑让我看不到尽头。”程胜回忆道,为了坚定他的信心,张斌给了他最大的鼓励。在浙二监改造9年,程胜先后当上了班组长、监区卫生大组长、文体大组长、质量总检员。终于到了1999年年底,程胜又被改判为有期徒刑,刑期为18年9个月。
所以,这一封新疆来信,让张斌纳闷。打开来信后,张斌才知道,这一年的6月,程胜转到了条件艰苦的北疆劳改农场改造。
“我现在十分后悔自己的抉择,本以为来这里能更快地减刑,但事实并非如此。”新疆的生活比程胜想象得要苦得多,身体和生活上的不习惯、不适应,几乎让他丧失了改造的信心。这封新疆来信让张斌读出了程胜的苦闷。
“你既然选择到新疆服刑,就应该接受现实,环境不会随着你的意志改变,你只有积极改造,才能争取早日出去。”张斌立即给程胜回了封长信,开导他尽快适应新环境,积极改造。得知新疆监狱里书籍较少,张斌经常跑到书店选购演讲、新闻写作、文学、法律等书籍,陆续寄给程胜。
不久之后,张斌就收到了程胜的回信。“十年了,一个身为警察,一个是罪犯。两个人之间本是对立的关系,却建立了不解之缘,这体现了人格的平等。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没有你的挽救,我就不可能有今天。为了感恩,我必须积极改造,争取早日获得新生……”
张斌的信和书,成了程胜新生的信念。
学会了电脑打字,担任了监狱通讯员,监狱改造导报发稿10篇,大墙文化艺术节乒乓球比赛第四名,诗歌朗诵比赛二等奖……一封封新疆来信,记录着程胜的进步。
“自调疆以来,面对艰苦的环境,我总结出了经验和教训,也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我的改造成绩也得到监狱的肯定。”2006年12月18日,张斌又收到了程胜的来信。按照监狱规定,每到年终,服刑人员都要给家里写一封改造汇报信,而程胜却把这封写得工工整整的信,寄给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张斌。
“剩下只有4个月了,我既兴奋又迷茫。18年过去了,面对崭新的社会,我能适应吗……”
2010年,刑满出狱的日子有了盼头,但事情却又出现了波折。
“十几年都熬过去了,眼看就要新生了反而忧心忡忡,也许这就是大家说的最后一道坎吧!”程胜又想到了向张斌“求救”。经过张斌的安慰劝导,程胜放下了思想包袱,冲刺最后一次减刑机会。
2011年6月,程胜以优异的改造成绩,成为新疆建设兵团改造积极分子。在81个有资格申请减刑的犯人中,他赢得了减刑时间最长的两年两个月,刑期剩下不到4个月。
到了快出狱的时候,程胜又给张斌写了一封信,诉说自己的兴奋和迷茫,还希望张斌能帮助他在温州找一份工作,帮家里减轻负担。
考虑到牢狱生活太久,怕程胜一时难以适应,张斌回信道:“现在外面变化很大,建议你先回家看看,看看18年都没有放弃你的父母、姐姐和姐夫。而且,你都40岁的人了,最好先安一个家,多一份责任感,再好好规划今后的人生道路。”
2011年9月29日,程胜刑满出狱。
“这些年,我们欠张警官的太多,不仅照顾监狱里的程胜,还七八次给我们汇款。弟弟出狱时穿的那身衣服,也是张警官准备的。弟弟跟我说,出狱第一个要见的就是张警官。”程清华说,以前她跟村里说起“张警官的故事”大家都不信,直到张斌的登门造访。
“现在,我刚学会了用手机发短信。”程胜乐呵呵地向远道而来的张斌说起了出狱后的新鲜感,他对着张斌说:“这些年我没学会别的,但重新认识了‘亲情’二字,现在我感觉很幸福、很踏实。”
在程胜家里,张斌和程胜及其家人一起翻阅程胜服刑时写给张斌的书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