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2日讯 没有强壮有力的臂膀,但坚定地撑起了半边天;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却默默营造着生活中的美丽。陆亚飞,就是这样一个创业女性。
从一名普普通通的海岛妇女,成为一名女企业家,陆亚飞的生活背景和创业历程正好贯穿了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她一路走来虽饱尝艰辛,但最终得到了应有的回报。现在,她是华必和饮食发展有限公司普陀区经理、家家和临城店经理。
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3月6日下午2时,在普陀东港中昌街的“华必和普陀餐厅”,记者见到了陆亚飞。当时陆亚飞正与店员们在闲聊,一旁,她的小外孙还咿咿呀呀着。
初见陆亚飞,就让人感觉,这是一个兼事业心与母性的聪明女人。见到记者,她马上就打开了话匣子。
“上世纪80年代创业是最艰难的,因为改革开放刚刚在深圳开始,舟山还处于摸索阶段,当时也没有先例和学习的经验,而那个时代在很多人的眼里,做个体户就是另类,是社会最底层的人,总觉得前途未卜。”陆亚飞说。
陆亚飞的首次创业从1985年开始,创业之前,她在芦花三八O丝织厂负责车间及仓库全面管理。让她毅然放弃铁饭碗的,是寄养在虾峙的女儿。陆亚飞说,“女儿当时才3岁,真的放心不下。当时单位的工资就几十块,虽然是稳定的,但日子也不好过。”
为了生活,她在虾峙镇摆起了水果摊卖西瓜。“以前在农场待过,对西瓜的品质还是有些了解。 ”陆亚飞说,当时自己也没想太多,秉持着“物美价廉、顾客至上”的原则对待每位顾客,“1000斤西瓜不到3天就卖光了。 ”
让她没想到的是,不到两个月时间,除去成本,净收入300元,抵得上在单位一年的收入,这也成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不断创业积累财富
拿着第一桶金,1986年,陆亚飞租下当时镇上一间传说中闹鬼的老房子,开起了镇上第一家录像厅。“我这几十年经历中,除了飞机、原子弹,其他都干过了。”虽是句玩笑话,但也能反映陆亚飞在近三十年的创业历程中所作过的尝试。
几个月后,陆亚飞租下整幢房子,开起了录像旅社,并以诚信经营、文明经商赢得信誉,当时在虾峙,录像旅社的名气家喻户晓。
随后,陆亚飞又白手起家,向亲朋好友借款13万余元,买下了一幢地处虾峙岛最中心的旧式房子,并改造建成了当时虾峙岛上标志性旅社;看到虾峙到沈家门的交通不便,她又投入11万元,从常州买来一艘快艇,搞起了海上营运。
1996年,因女儿考入普陀中学,她放弃了在虾峙10年创下的事业,全家搬迁到沈家门。
在沈家门,她开辟了另一片战场。休息了不到2个月,陆亚飞通过对市场的调查分析,相继在超市、旅店业小试身手。
不久,她又瞅准了虾峙至郭巨汽渡,投资经营起了第一辆虾峙通往宁波的长途大客车。后因家庭原因,女儿又临近高考,她只好再次放弃渐入正轨的事业,回家当起了全职妈妈。
创业需要更多的付出
1999年,女儿顺利考入了大学,全职妈妈陆亚飞又开始闲不住,那年她刚好40岁。
40岁的海岛妇女还能做些什么?当时有关部门领导希望陆亚飞能办一所幼儿园,对女儿幼时的亏欠让她有些心动。办幼儿园需要有幼教经验,2000年,她毅然报考了浙江幼师学校,成为舟山教学点年龄最大的函授学员,一学就是三年。但好事多磨,后来由于土地买卖原因,她终与幼儿园无缘。
随着东港的开发,2003年,她取得了华必和饮食发展有限公司在普陀的经营权,开办了一家华必和分店,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发展到三家,年产值达400万元,为社会提供再就业90多名,每年可上缴税款及各种管理费20万元左右。
虽然身为总经理,但陆亚飞比普通员工更卖力。每天早晨5点她准时起床,奔走于3家店之间,安排每一天的工作任务。“餐饮服务行业每天要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顾客,如何提高服务水平和档次,是当前我们正面临和亟须解决的问题。”作为普陀区政协委员,陆亚飞说,“现在是新区啦,我想我们的服务业也要跟上,我的女儿也回来了,她是学外语的,我希望她能接我的班,不仅能管好企业,把企业做大做强,还能为一些服务窗口的从业人员提供英语培训,共同为普陀服务品牌而努力。”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