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2日讯 3月以来,时晴时雨中湖州市“古文化”花开春来早:几天前,安吉县政府主要领导专题调研文化文物工作,深入考察在建的中国·安吉生态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城城墙、古城遗址等;市文物局、市财政局联合开展古桥保护专项调研,踏勘2011年度维修的古桥,详细了解目前湖州古桥维修的进展情况,以及全市现存古桥数量、需要维修数量和所需经费等。而就在上月召开的全市文物工作会议中,市文物部门就“进一步加强全市文物安全工作,健全文物安全责任制度,建立文物保护长效机制”与各县文广新局、区文体局、市文保所(博物馆)等签订了文物安全责任书。
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资料显示,目前湖州市拥有文物国保单位14处,省保单位52处,市保单位320处,第三次文物普查登录有5000处文物点,还有百余个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对于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需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今年,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推进文化改革‘八大行动’建设文化强市”的战略决策,湖州市各县区不但将“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打造文化遗产新特色”等写进文件,而且,落实到紧锣密鼓的行动上。
综合来自各县区汇集的信息,记者了解到,今年湖州市“古”文化保护开发份量沉甸甸,可谓“想法多多,动作频频,特色闪闪”。德清县今年将“有序推进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对于“中国·瓷之源”文化遗址,今年该县将制定出保护规划,并成立商周古窑址研究工作站和“瓷之源”研究基地。并将建立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料数据库,弘扬“防风传说”等一批非遗,还推进文化展示馆建设。长兴县今年争打“文化遗产新特色”。该县在“加强文物保护”、“弘扬民间文化”、“建立展示馆群”3个方面下力,而打造地方文化新特色尤著。据悉,今年长兴将在保护和传承“百叶龙”、“紫笋茶的制作工艺”两个国遗项目的基础上,认真挖掘和弘扬“古生态文化”、“太湖吴越文化”、“帝乡佛国文化”、“顾渚茶文化”等多个优秀民间文化资源。安吉县“着力强化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推两块:其一,研究安城片文化区块保护开发。据悉,该县今年将按“一城”保护开发的要求,制定安城片区文物保护利用规划,研究出安城整体保护开发改造总体方案,并充分结合周边古城遗址、龙山古墓群等,启动古城龙山大遗址公园项目建设。其二,加强文物和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安吉今年将设立非遗保护中心,编纂《安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还重点扶持5至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在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举措中,吴兴区今年协调推进潘季驯墓、戴山塔、东林塔、荻塘碑亭等文物的修复,成立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同时开展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平台试点。还将建立一批教学基地、宣传展示基地、生产性展示基地;参加2012中国(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南浔区今年将加快推进大运河(南浔段)的保护申遗及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的开展。为积极参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南浔将对古镇的文物古迹、历史街区、古树名木等进行登记上报,对重点工程建设进行整治。并将巩固和完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开展文保单位推荐,申报各级非遗保护名录。在擦亮文化遗产树立特色品牌中,南浔区今年以“双林绫绢传统织造技艺”、“含山轧蚕花”、“辑里湖丝传统制作技艺”、“南浔蚕桑生产习俗”、“练市船拳”等非遗项目为主打。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