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3日讯 日前,美国商务部公布对我国太阳能产品反补贴调查的初步裁定结果,决定对我国输美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最高4.73%、最低2.9%的反补贴税,这一政策的出台对台州市的光伏企业是否有影响?
台州市光伏企业或受影响
浙江宝利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伟兵表示,仅看反补贴税这一项,对台州市的光伏企业似乎影响并不大,但需要关注的是将在5月16日公布的关于此案的反倾销税率,这一税率最高可达100%。
王伟兵认为,目前他们公司在美国销售的太阳能电池板成本大约在每瓦0.75美元左右,而美国公司的产品平均价格约在每瓦0.97美元左右。随着“双反”措施的相继推出,国内输往美国的太阳能电池产品将有可能会被征收30%左右的关税,这将导致国内的光伏企业丧失竞争力。
记者了解到,早在三年前,宝利特就已经在美国洛杉矶设立了办事处,相继投资了近400万美元,并且成立了自己的营销团队。目前,已经有不少的美国客户向宝利特下单,但宝利特不敢出货,原因是该公司高管担心反补贴税向前追溯90天后,可能会导致公司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记者从台州海关了解到,今年1~2月,台州市的太阳能产品出口金额达到了1398万美元,同比下降了67.6%。目前台州市的太阳能产品主要销往欧洲市场,尤其是德国市场。业界人士担心,德国如果效仿美国,对我国光伏企业发动“双反”调查,这将会对台州市的光伏产业产生十分不良的影响。
呼吁出台优惠政策
王伟兵介绍,这几年欧美光伏产业的产能扩张没有中国快,但在产品研发上却有不少创新,产品性能也普遍提高。而国内光伏企业的竞争一定程度上仍依赖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便宜的价格,这很容易给一些国家以反倾销的口实。
对此,他表示,在反对美国贸易制裁的同时,国内有关部门也应完善自身的产业发展政策,通过提高技术能力来改变受制于人的局面。
记者了解到,目前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都出台了相应的鼓励光伏发电上网的优惠政策。对此,有业内人士建议,我们应该多参照国外的成功经验,如对符合条件的光电建筑应用予以补助,或是对光伏电池的生产企业予以税收和信贷上的支持,从而推动相关的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链接
美近期对华贸易案
2月29日,对中国输美木质卧室家具发起反倾销行政复审调查。
3月5日,对原产于中国的铸造焦炭进行反倾销快速日落复审。
3月19日,终裁中国输美钢质车轮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