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3日讯 近日阴雨连绵,高位截瘫的残疾人盛献平心里却异常温暖。自金华日报去年12月24日刊登婺城区汤溪镇贞姑山村一位八旬母亲27年如一日照顾截瘫儿的报道后,感动了社会各界,也引起了广泛的道德思考。很多好心人纷纷出钱出力,为盛献平献爱心。
老母感动众人
3月22日,记者再次来到汤溪镇贞姑山村。盛献平躺在床上,刚接了一个读者的关怀电话,心情挺好。“这段时间,关心我们的人特别多,截至今天已经收到捐款7000多元。”
盛献平说,自从媒体公布了他的号码,很多读者都给他打来电话。“有个嵊州的农民,今年47岁了,在厂里上班。他说看到报纸上写我母亲年纪这么大了还在照顾我,特别感动。我们在电话里聊了很久,他说自己也没什么钱,在经济上帮不了我,但等过段日子厂里放假了,就来照顾我。”
“有个东阳女孩,打电话来问我需要什么东西,说等自己有时间过来,就带些大米什么的,还向我要了汇款方式,之后就汇来1000多元钱。”
3月5日,浙师大行知学院几名学生还特意来他家,为他烧了一顿午餐……
盛献平说,今年他已52岁,80岁的母亲近来身体越来越不好,气管炎、眩晕症、胆结石多病缠身,路走多了都会气喘。“平时,我们吃点自家菜园种的萝卜、青菜。前几天地里要松土,我母亲身体不好,土也翻不动了,只能撂荒。”但即便如此,胡雪云对儿子的照顾也没有丝毫松懈。“只要天气好了,母亲就会推我出去晒太阳。”盛献平的代步工具是一辆厚重的残疾人车,每次上车,都得母亲抱。母亲年纪大了,每次抱他,都特别费力。
胡雪云对儿子的细心照料,感动了很多人。
老母唤醒亲情
“照顾儿子这么多年,不是谁都能坚持这么久。”贞姑山村村民盛寿飞说,“她这个当妈的太不容易了,每天喂饭、洗东西、倒尿盆,看得我们都很感动。”
村民戴秀琴说,大家平时聊天时都说,胡雪云实在太辛苦了,母子俩相依为命这么多年。不过好在现在好心人多,收割季节,学校会来帮忙收收麦子,尽力替她分担。
浙师大行知学院大三学生孙真,因为参加学校的志愿者支队,照顾盛献平已经好几年。每次讲到胡雪云,她都特别感动:“一个人在这么苦的条件下照顾儿子,胡奶奶真的很不容易。现在只要有时间,我们都会去奶奶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但主要还是通过多看看他们,在精神上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
对此,浙师大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教授宣炳善认为,80岁的老人应该是在被子女照顾安享晚年的时候,可是胡雪云却因为这份难舍的亲情,做着常人难以坚持的事,一做就是几十年。这是现代社会非常珍贵的正面伦理道德事件,可以重新唤起更多的人间亲情。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