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4日讯 世界烟草和健康大会正在新加坡召开,有专家提到中国控烟和发展烟草业来自同一政府部门,与会代表都发出笑声甚至惊讶声。因为在其他国家往往控制烟草工作跟烟草业并不是由一个部门来执行。
事实上,中国近年来控烟效果不佳,烟草经济却快速发展。
控烟协会称,要控好烟,最关键是把政府部门功能和烟草业分开。
中国烟民数量是3.5亿,占世界烟民总数35%,超过1/3。2011年中国卷烟销量上升到2.4万亿支,比2004年增加了28.76%,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
如果站在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角度,这绝对是一份非常漂亮的成绩单,但是如果站在民众的健康和公众卫生条件改善的角度来说的话,完全反过来了。
2005年的时候,我们国家加入了世界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2006年1月9日正式生效,而在2011年1月9日,中国承诺室内公共场所和室内工作场所实现100%的禁烟,但是这些目标都没有实现。
近年来,我国有150余个城市都出台了地方性控烟条例,但一些城市五年来,甚至没有开出过一张关于禁止吸烟的罚单。
根据2010年中国控烟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在履约的五年内,不仅全民吸烟率没有下降,二手烟的受害者却在三年内增加了两亿人,吸烟导致的死亡率比例,已经由2000年的12%跃升至16%,每年120万的死亡人数,已超过艾滋病、结核、交通事故的总和。
2011年1月9日是我国履行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五周年的日子,当天上午,中外专家在北京发布了“控烟与中国未来:中国烟草使用与烟草控制联合评估报告”,这份报告认为公约生效以来,我国的控烟工作效果不佳。
我国吸烟者3.5亿,占世界烟民的35%,受二手烟危害者更是高达7.4亿。
在眼下的新加坡正在召开第15届世界烟草和健康大会,中国的控烟状况自然就成为各方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为什么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我国的控烟的进程并不理想?中间的障碍和阻碍到底又是什么呢?
烟草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目前唯一合法害人的产业”。从1967年开始,世界烟草和健康大会就一直致力于全球范围内的控烟行动。
吸烟虽然被世界烟草和健康大会反对了40多年,但直到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的192个成员国,才通过了第一个限制烟草的全球性公约——《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从那儿之后,一个无烟世界的目标被反复提及。
每年全球因为吸烟致死的人数达到了600万人,如果不加遏制,这个数字在2030年将会达到800万。
作为《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缔约国,6年来,我国的控烟效果也并不理想。在去年发布的“中国烟草使用与烟草控制联合评估报告”中,在评价我国对控烟政策执行情况中,平均得分仅为37.3分,满分为100分,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履约情况也处在一百多个公约缔约国的最末几名。
在今年的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就对记者说,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们的进展良好,中国需要做许多工作。
在会议一开始的时候,第一天陈冯富珍女士就说过这么一句话:“中国必须加大努力劝阻吸烟的行为”,显然人们非常关注中国当下正在进行的控烟的行动。
世卫组织总干事提醒中国加强烟草控制
150多个城市出台控烟条例却毫无效果
然而伴随着中国控烟效果不佳的,却是中国烟草经济的快速发展。
从2008年开始,在中华等高档烟之外,不少超高档的天价烟不断出现在市场上,泰山儒风,云烟软礼印象,典藏金圣,境界玉溪等,零售价都在每条千元以上。在国家烟草专卖局的一份卷烟市场分析中显示,2010年上半年,全行业实现卷烟销量2519.5万箱,同比增长3.5%,卷烟批发销售总额4461.4亿元,增长16.7%。其中黄鹤楼、玉溪、云烟、真龙、中华、芙蓉王等这些一类烟销量更是同比增长近30%。
而从2003年起,烟草行业利税基本保持两位数增长,2011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烟草行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达10111.4亿元,而中国烟草总公司1177.01亿元净利润,也仅稍稍落后于A股三大巨头的工行、中石油和建行,可以排在A股赚钱机器的第四位。
全国烟草行业2011年实现的利税是7500亿元,上交国家财政6000亿元。
烟草行业成赚钱机器,去年利税7500亿
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杨功焕说,政府签署和批准公约,基本的态度应该是控,但是事实上表现出来控得并不好。原因主要是烟草业的干扰,因为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中,按照履约机制的分工,把执行11条的功能交给了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烟草专卖局同时也是烟草总公司,所以要把香烟标签改成健康警示语,他自然不做。
据了解,还有一个现象,工信部既是我国主导控烟的部门,同时又是行业的主管部门,它是一个矛盾的角色。
杨功焕表示,中国要控好烟,最关键的是要把政府部门的功能和烟草业分离开来。如果暂时做不到,至少要把公约的履约机制从这个部门移走,烟草公司或者国家烟草专卖局不能够来主导公约的履行。如果再保持这样的形式不变的话,那么再过五年也很难谈到中国的控烟有实质性的进展。
据央视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