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5日讯 “红薯黄瓜柴火饭是乡村本色,青山绿水桃李花为农家风光。”春分刚过,桐庐县阳山畈村农家乐业主赵老板,一边整理对联,一边看着满山桃树说:“只待桃花开,举办山花节,农家乐又热闹了。”
在桐庐,一只水蜜桃成功转型:以前只卖0.9元一斤,现在价格最高10元一个,还带动乡村旅游、菌菇种植。桐庐农民如今已找到了农产品品牌化、农业与休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新路。
阳山畈村有150多年种桃历史,以前由于品种单一、品质普通,不但卖不了高价,还常烂在地里。寒心的桃农开始转行,桃林一度萎缩至1000亩。
水蜜桃变身先从品种开始。原本桃子6月上市,通过桐庐县农技中心引进,5月到9月,这里月月有新桃:5月“早岗山”,6月红桃,7月“白凤”,8月“燕红”,9月“晚脆”。老桃农说:过去挑着担子满街卖桃,现在顾客开着车子上门买桃。
从单枪匹马的小买卖到抱团拓市场,173户桃农成立水蜜桃专业合作社,统一“阳山畈”品牌,统一培训、包装、销售,聘请15个专职管理员把关,定下生产标准:采摘前提前测量糖度,挂果到糖度11度开始采摘,农药残留超标的桃子扔掉。“牌子做好了,价格才高。”种了30多年桃树的王樟顺说。据统计,阳山畈村水蜜桃合作社一年卖桃赚700多万元。
水蜜桃好卖了,阳山畈人的注意力转向桃花。每年春季,8000多亩桃花盛开,加上油菜花、梨花,乡村宛若世外桃源。在县农办支持下,以“看桃花,吃农家乐”为卖点的山花节,去年吸引7万多游客。
农家乐生意从此红火。桃花谷农庄主邵晓红原在外地养鸡,看到村里的商机,夫妻俩回村承包占地20亩的农庄,种上桃树,散养土鸡,顾客盈门。这两年,回村创业的村民渐多,旺季时农家乐日营业额都过万元。乡村旅游又提升了桐庐蜜桃知名度,桃子更好卖了,年人均收入达14360元。
开窍的农民还学会了“变废为宝”。每年6月,阳山畈村有10多万斤废旧桃枝就地焚烧,去年起与杭州市果树研究所合作,把废弃桃枝研磨成粉,加工成黑木耳菌种培养基。今年15万包黑木耳菌棒出产,预计增收16万元。
水蜜桃的成功转型,迅速复制到钟山蜜梨、大奇山杨梅等农产品上。通过扶持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桐庐积极推进农业向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等二三产业延伸,农字品牌也风生水起。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