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6日讯 月中旬,市救助管理站来了一名特殊的求助者。与以往一些孤弱的救助人员不同,这名来自四川的郭先生,模样清清爽爽,思路清楚。一到了救助站,他便开始很熟练地向工作人员道出了自己的困难和要求,“我家在四川,我没有钱,希望你们帮我回家。”
凭借着一份职业敏感,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觉得他可能是一个职业跑站者。而所谓“跑站者”,就是那种以骗取救助款为目的的人。
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观察了他的一些细节后,要求看他的身份证。“救助站内部有一个全国救助管理系统,里面有一项身份识别系统,用于对救助人员的身份作鉴定。我们在查看了郭先生的身份证后发现身份证的信息无误,可是之后在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上发现,他确实有多次入驻救助站的经历。”
救助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后来与他的沟通中,这名郭先生也承认他曾经在广州、太原、成都、郑州等很多救助站里得到过帮助。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别的一些城市里,就曾经出现过一些职业跑站者,通过向当地政府的临时救助机构拿回家车票后再退款来换取现金。“我们曾经在救助站内也碰到过一些熟面孔,来救助站向我们讨要回家的路费。”工作人员说,为区别这类恶意的职业跑站人员,救助站也想出了针对性的办法,“比如这次的郭先生,他就有疑似跑站的嫌疑,我们对于他这样的救助对象提供车票时还附带有乘车凭证。在乘车凭证上写明救助对象的出生年月以及照片等。此外,对购买车票送回家的救助对象还提供送站服务,一直到救助对象坐上车为止,这样也防止了救助对象将车票退掉换成现金的现象。
据了解,职业跑站者往往在全国到处流动,所以甄别工作相对困难。鉴于此种情况,目前,在求助站内部网上,开通了全国救助信息系统,各地救助站将救助信息反馈到信息库,对多次反复跑站人员可加为“黑名单”。市救助站相关人员告诉记者,“救助站救助的对象都是没有生活来源、临时困难的街头流浪乞讨人员,除了对救助对象身份进行严格核实之外,还会对黑名单用户进行识别。”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