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6日讯 春分时节,记者来到台州市仙居县横溪镇下汤村。这个北靠八卦山、南临永安溪、西傍四鸟坑的村庄,显得格外恬静、淡雅。
通村水泥路的一边,是下汤村两委办公楼。办公楼外面是宽阔的球场,办公楼底层挂满下汤遗址出土文物的图片。“这办公楼是我上任后干的第一件实事。”现年46岁的村支书张志明向记者介绍。
下汤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整个浙南地区发现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时代最早、文化内涵最丰富的一处人类居住遗址。
这是一个仅68户、260人的小村庄,其中,近100人在外经商打工。因为村北端下汤遗址的存在,小村庄变得无比热闹。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
相比于坐拥遗址这一“文化瑰宝”,下汤村村集体经济显得无比“寒酸”:没有山、没有滩,因而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
2006年,担任村支书后的第一个春节,张志明通过向上级要补助,请同村在外经商的老板资助,向银行贷款等方式,精打细算,最后花了11.5万元将办公楼盖成。
下汤村现有17名党员。村两委充分发挥党员、组长的积极性,努力向上级争项目、要资金,发展村集体事业。去年,下汤村被列入美丽乡村“整治村”。
下汤村党员组长从自身做起,积极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村口通往下汤遗址的转角处,原先露天粪坑成片,游客前来,很煞风景。村党员组长带头砸了自家露天粪坑,村里建起了公共厕所。为了让一拐弯处更加宽敞,一党员无偿将自家的一间旧房拆掉。
多年来,下汤村没有发生一起信访事件。今年正月初一,小村庄还在村办公楼前宽阔的球场上开展拔河、乒乓球比赛等文体活动,为春节增添了文明欢乐祥和的新风。前不久,村民王仙银出车祸住进县医院,而他妻子患病长年需做“血透”,村民自发到县医院看望王仙银,并为他捐款1.6万元。
最让张志明牵肠挂肚的是,如何保护利用好村内这一“文化瑰宝”?作为村文物管理小组组长的张志明,经常来到村北的下汤遗址巡查。他憧憬着,有一天能像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开发那样,“建文物博物馆,摆上石盘石磨,还原古时人们的生活场景,并与县内周边景点联成旅游专线。到那时,游客多了,村里在家赋闲的老人在村口卖卖甜玉米、茶叶蛋,也可以赚点零花钱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