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澄江街道桥头王菜市场经过改造后,建有电子监管综合、信息化综合管理和信息公示自助查询等网络系统,同时引入了超市化交易模式,成为一大亮点。记者 梁臻 报道组 王华军 摄
浙江日报讯 日前,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已被列入省政府十项惠民安民实事工程,明确要求各地政府把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列入对县(市、区)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
《责任状》明确,建立农贸市场专项补助资金,出台农贸市场改造提升财政补助办法,重点用于市场硬件设施改造、食品安全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出台涉及农贸市场用水、用电等支持政策。
建立与农贸市场公益性、民生性相适应的投资、经营和管理体制。
列入农贸市场改造提升计划和文明示范创建的农贸市场在硬件改造的同时,必须实施市场信息化建设。普遍建立农贸市场信息公告系统、交易追溯系统和联网监测系统,实现“价公示、可追溯、联成网”。
加强对农贸市场上市食品的检测、索证、供票等管理,切实保障食品安全,营造放心、安心的消费环境。建立农贸市场价格监测、预警与干预机制,关注农贸市场价格的波动,在中心农贸市场设立蔬菜、肉类、粮油、豆制品、鸡蛋等主要农产品价格采集点。
设立主要农产品价格调节基金,用于平抑蔬菜、肉类等生活必需品价格异常波动和对低收入群体提供生活必需品动态价格补贴。
据悉,去年省政府明确农贸市场“民生性、公益性、市场性”的新定位,力争在3年内完成全省农贸市场改造点上全达标、面上全覆盖。目前,全省已有杭州竞舟路农贸市场等104家市场顺利通过省“文明示范”农贸市场考核。今年,200家农贸市场改造提升被列入省政府十方面实事工程。
通过改造提升的农贸市场不管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如台州完善了农贸市场溯源系统。绍兴县打造精品农贸市场,硬件设计、环境布局宜人。宁波市致力打造肉菜追溯体系,推动宁波食品流通全程信息化监管。衢州市强化对农贸市场重点部位食品安全检测,推进食品安全管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据统计,去年全省各地投入农贸市场改造提升金额超过10亿元。全省已完成百家文明示范市场创建,基本做到了县县有示范。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