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捐田资助新昌学子
虽然潘晟曾官至尚书,但事实上关于潘晟的资料并不多。
“潘晟的书法很有特色。”新昌民俗研究者赵旭东告诉记者,徐渭和潘晟有交往,并有诗文相赠,留下来的有《送潘礼部归新昌诗启》《送新昌潘公》等诗。其中《送新昌潘公》诗中头两句是“北斗声名重二京,东朝保傅谢初荣”。可见徐渭对潘晟的做人为官之道评价很高。另外。徐渭对潘晟的书法也推崇备至,并称之为“独步”。
那么,潘晟的字是否还有保留下来的呢?赵旭东带着记者一行来到了新昌大佛寺景区里的城隍庙,里面有一处碑廊,其中有一块“城提碑记”。“城提碑记这四个字就是潘晟写的。”赵旭东告诉记者,他还曾在新昌县双彩乡看到过一幅杨氏祖宗画像,其中有一幅画像上面的题字就是潘晟写的。
除了书法,潘晟还有一件事被写在了《新昌县志》里,说的是,他辞官后,曾捐了百亩田给新昌当时的学宫,用来资助学子求学,给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出路费。这事还被镌刻在清乾隆五十七年的《起题科举路费碑记》。
“新昌有个地方叫主讲里,就是现在工农路的位置。相传,潘晟以前曾在那里讲学。”新昌文史专家赵曦告诉记者,此外,潘晟罢官回乡期间,恰逢新昌遭受灾荒,他打开私仓,施粥以济饥民。
潘晟墓地在天台县?
至此,我们可以大概勾勒出潘晟的生平。但是他的墓葬究竟在哪里呢?
“明朝时,新昌出了三位尚书,何鉴、吕光洵、潘晟,其他两位都是落叶归根。何鉴死后安葬于拔茅村西荣山之麓,吕光洵死后葬于儒岙镇里桥村。而唯独没有关于潘晟墓的相关记载。”
“与新昌回山镇毗邻的天台县三州乡下屋村有一块古墓残址,当地人称之为‘潘阁老’墓,就是明代尚书潘晟墓。”新昌县文管委有关负责人也证实了这一说法。
3月15日上午,记者驱车2个多小时来到天台县三州乡下屋村实地探访。三州乡,位于台州、金华、绍兴接壤而得名,四周都是崇山峻岭。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沿着三州乡公路盘旋而上,水田尽处,两垅合抱,一抹平畴,这就是被当地人称之为“潘阁老”墓址的地方。
“这个地方叫凤凰山。”当地村民陈达亮介绍说,村里世代流传,“潘阁老”就葬在凤凰的“尾巴”上。
这就是传说中的“潘阁老”墓吗?岁月流逝了500多年,当年气势宏大的墓已不复存在。唯一留下的痕迹就是残件。在现场,记者看到一块较大的石雕残件嵌在田梗上,根据纹理判断可能为衣袍一部分,另外一块残件则横倒在田中间,可能为底座。
墓地多次遭毁坏
“有关潘阁老的故事,当地并没有文字记载,但在当地通过一代一代口口相传仍广泛留传。”陈达亮说小时候就听父辈们讲关于“潘阁老”的故事,他从记事起就知道这里还有四个石人,分别是武将和文官。两年前,石人惨遭厄运,先是被偷走了头,之后没隔多久,石人全被偷走了。
今年70岁的陈方标,是土生土长的下屋村人。“小的时候就听祖父辈们讲‘潘阁老’的故事,后来查找了《新昌县志》经过了对比发现,潘阁老就是新昌的潘晟。”陈方标说。
今年84岁的陈方选老人曾亲眼目睹过盗墓者手中的官帽等物,在他记忆中此墓地三次被盗。“盗墓者偷走的有官帽、腰带、玉佩等物件。”陈方选说。
如果说此地真的是潘晟的墓地。那么潘晟为何不在新昌本土安葬,而舍近求远远葬此地?据天台文史专家许尚枢老先生介绍,这里不仅埋葬着潘晟,还有他的父亲叫潘日升,他们父子两人有不少赞颂天台景物的作品。从这一点解释,潘晟死后归宿于此如他所愿。
“根据当地老百姓的描述和参考了一些相关文史资料,此处极有可能为潘晟墓,但如今遭到如此破坏,实在让人痛心。”新昌一位文史研究专家不无惋惜地说。
- 有6个子女的一位金华八旬老人独自租住在乡下
- 【钱江晚报】蛮横“越野女”强闯白堤 骂“杭州人都是乡下人”
- 上海越野车强冲白堤 女乘客骂"杭州人都是乡下人"
- 蛮横“越野女”强闯白堤 骂“杭州人都是乡下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