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金充裕,民间金融活跃。温州日报记者 曹益民 摄
浙江日报讯今天,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温州人对此翘首以盼,用温州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市企业家协会执行会长谢浩的话说,就是“盼星星盼月亮一样”。
民营企业蓬勃发展,为温州积累下庞大的民间资本,温州市金融办认为其规模“总量超过6000亿元且每年以14%速度增加”。而去年下半年以来,温州部分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和企业主出走现象,温州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现行金融体制中的融资难浮出水面。民间资金多但投资难、中小企业多但融资难,温州人面临“两多两难”的尴尬。
为破解“两难”,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启动,意在切实解决温州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此次综合改革试验的基本原则是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各类金融机构和新兴金融组织,引导民间资金投向,畅通民间投资渠道,改善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立足于改善直接和间接融资机构,培育区域资本市场,解决资金供给矛盾;立足于规范民间金融行为,维护金融秩序,强化市场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国家设立试验区传递出的信号,让温州民间资本“阳光化”成为可能,也让温州人的金融梦开启了序幕。
作为“温州模式”的发祥地,温州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几乎是以阵痛的方式,等来了金融综合改革的试验。在温州,人们在等待突破,也谋划着新的创造。
民间资本渴望阳光
“这是给民间资本找出路。”对于金融改革试验区带来的利好,鹿城捷信小额贷款公司总经理符加嵘这样认为。
温州现有26家小额贷款公司,启动试验区后,根据完善地方金融组织体系的任务要求,温州将推进小额贷款公司创新发展。符加嵘说,“以1家小额贷款公司吸收温州民间资本4亿元来算,100家就可以吸收民间资本400亿元,再加上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这样的规模,会起到很大的示范作用。涉足高利贷,民间金融不见阳光的风险,这一次温州人已经看到了,而小贷公司作为一条让温州民间资本阳光化的渠道,非常值得期待。”
从2008年11月捷信小额贷款公司成立以来,符加嵘一直希望能够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真正的“身份”。符加嵘认为,如果小额贷款公司不再按照企业性质来纳税,发放支持“三农”贷款时也能享受到银行同样的优惠,必然促进公司的发展。“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这一条,更是让“捷信”人深受鼓舞。
近两年温州先后成立了6家村镇银行。永嘉恒升村镇银行是温州第一家村镇银行,行长季伟民认为,金融改革方案中对村镇银行布局上的拓宽和数量上的提升,对现有的村镇银行来说,与其说是竞争和挑战,不如说是农村银行整体获得发展和认可的重要机遇。而小微企业也将会享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中小企业没有抵押物和有利的担保条件,过去很难得到大银行的重视。而试验区要创新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探索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鼓励温州辖区内各银行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这样,不但能够帮助温州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对于各银行加大改革力度,也会有所促进。”
乐清柳市的红旗仪表公司总经理周春龙,也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启航充满了期待。“作为中小企业,过去要从银行借到钱,担保企业不好找,才给非法民间融资留下了空间。”周春龙希望,金融综合改革启动后,金融机构能够在良性竞争中更加关注中小企业的需求,同时,监管措施能够及时跟上,引导企业坚守实业,引导企业做自己擅长的事,这对整个温州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会大有好处。
“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获批,政策导向就彻底明确了,以后就可以正大光明地做借贷中介服务了。”温州民间借贷网发起人、攀远律师事务所主任颜贻潘说。
颜贻潘认为,民间借贷的利息越垒越高,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贷方和借方的“信息不对称”。“如果有一个公开平台,让贷借双方信息对接,利率自然就降下来了。”颜贻潘于2010年10月建成了“温州民间借贷网”。去年11月,当颜贻潘得知温州出台深化民间金融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尤其是即将成立民间借贷登记中心时,十分激动。随后的几天里,他注册了一家专门运营该网站的公司,积极组建专门运营团队对原先的网站进行改版、扩容。今年初,温州借贷网被确定为民间借贷登记中心的首批入驻企业,民间借贷登记中心也将于近期正式挂牌。
谢浩认为,温州的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是孪生兄弟,但改革开放30年来,民营企业受益于改革开放,受益于国家政策扶持,对民间资本的扶持却滞后了。浙江的民企数量大,民间资本在这里也更加活跃。而现有的金融机构,满足不了众多民企的需求,尤其是中小企业。“一方面是有资本,一方面有需求,但是却没有对接畅通的通道,这通道就是政策。有了政策才能促进资源的优化组合。”谢浩认为,温州的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是给它阳光就灿烂,让它们走到阳光下来,温州的探索也一定会为全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提供有益经验。
温商欲圆金融梦
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的12项主要任务中,第一条是规范发展民间融资,第二条是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这两条,对于开元集团董事长李跃胜来说,都是让他振奋的消息,他希望看到更多的“突破”。
李跃胜的开元集团,是捷信小额贷款公司的发起人。去年下半年的借贷风波中,“捷信”做了一件雪中送炭的事。他发动股东们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中小企业续贷周转资金贷款,帮扶中小企业克服困难。从2011年9月25日开始到今年2月底,“捷信”累计发放中小微型企业及个人周转资金贷款806笔,金额超过20亿元,实际帮扶周转资金达到26.2亿元。
“我做实业30多年,一步步过来,我了解温州的民营企业家。他们这时在资金上有困难,我们敢出手救援,是因为我们都在这个圈子,对于他的资金流向、个人情况非常清楚。很多企业自身发展大方向是好的,只是遭遇到暂时的资金困难,但借贷风波又让人们失去了相互信任,正常的融资都很难实现。但我们对于企业的了解,有时候透彻到一条条生产线,所以,我们敢出手。”
李跃胜分析,小额贷款公司的主发起人是民营企业,所以它与大型金融机构相比,有更为灵活的优势,中小企业发展到底需要多少钱,在什么时候出手,给多长的贷款期限,都更加灵活。“这次我们不仅仅是救急,其实也是在培植自己将来的忠实客户啊。”
“捷信”成立已经3年,李跃胜不讳言,村镇银行的牌照一直是他努力的方向。“金融业从来没有对民营资本实质性开放过,对我们怎能没有吸引力?这个全新的领域,作为温州企业家,我们当然希望能够试一试。”李跃胜的解释里能看出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的特质,但是李跃胜同样有非常清醒的定位,他认为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目前只能是大银行机构的一种补充,这方面,他觉得没有大话可讲。“我觉得,要做好金融业,需要温州两三代人的努力。”
接受记者采访时,李跃胜正在忙另一件大事。鹿城区要设立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李跃胜又拿出了开元集团的2000平米办公楼作为办公场所装修,他也将是中心的发起人之一。“让民间资本阳光化是一件大好事,应该要为温州人做起来。”
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也认为有民营血统的小额贷款公司有自身优势。正泰小额贷款公司专注于大中型银行“不敢、不能、不愿”做的单笔5000元到50万元以下的微小贷业务,创新出应收账款质押、农户联保、“母猪质押”等为小微企业和农户量身定制的信贷品种,就很受小微企业和“三农”客户的欢迎。
由有实力、有信誉的温州龙头企业带头,出资组建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南存辉认为这对于本地金融市场走向规范化、法制化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都有重要意义。这,可能是温州人更长远的金融梦。
而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的金融梦,也已经一做10年。10年前,“奥康”等温州9家民营企业共同出资成立中瑞财团,向民资金融领域迈出探索性的第一步,2008年10月,奥康集团又发起成立了瑞丰小额贷款公司。
作为温州市工商联主席,王振滔认为,“这次改革将圆温州人的金融梦,对温州也是一场及时雨,它还会激发温州人的创造热情,掀起新的创业热潮。”同时,他也希望能够出台可操作的更多细则,引导和规范温州民间资本,让中小企业不再融资难,让温州民间资本充分发挥效益,将温州打造成真正的“民间资本的集散中心”。
温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诸葛隽认为,此次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获批,既是“温州模式”在转型期的一次重要机遇,也为疏导浙江民间资本添加了重要渠道。从整体上看,此次金融改革的批复内容突出了对小微金融体的关注,因而是“普惠制”政策的一次胜利,必将成为中国民间金融史的一次制度转折点。
人行温州市中心支行负责人说:“引导传统的民间借贷行为进入现代金融体系必须符合四个原则:一是信息透明化,二是契约原则,三是受法律法规约束,四是纳入政府监管视野,在监管中加以引导。此次金融改革的方案,其实就是按照这四个方面对民间借贷、民间金融的原有问题‘对症下药’。”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