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9日讯 气温忽高忽低,极易得感冒,特别是上了点年纪的人。
家住秀洲区新城街道的唐女士50多岁了,日前到社区卫生服务站配了一些治感冒、发烧的药品,“我配的是头孢、泰诺、散利痛等一些常用药,药大部分配到了,但医生不给我多配。”
无独有偶,家住桐乡梧桐街道复兴社区的徐大伯,最近到社区卫生服务站要求输液,却遭到了服务站的婉拒。他觉得这与公立医院提出的“小病不出社区”的举措不相符合。
昨天,记者走访了嘉兴市本级一些社区卫生服务站,就此现象进行了了解。
看鼻炎
要到市区大医院
“这类情况确实存在。”南湖区解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举个例子来说,菜花泾小区有个小孩患鼻炎,家长抱着孩子来配消炎药,这类药以前是有的,但实行基本药物目录制度后,社区医院里这类抗生素药大大减少,要看鼻炎,只有到市区的大医院,家长有怨言,但我们也无能为力啊。”
据了解,2010年2月开始,嘉兴市全面实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度,一方面,门诊药物品种全部由上一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统一采购和配给,同时,对消炎类抗生素类药物的临床使用,设置了较高的门槛,抗生素类药品的使用量不能超过门诊量的40%,输液则控制在门诊量的20%以下。一般情况下,口服药能治愈的疾病,医生会向患者说明情况,能不输液的尽量不输液。
不随意输液
是为病人考虑
“社区医院输液控制在20%以内,这个标准是全省统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滥用抗生素。控制输液量,也是对病人用药安全方面的考虑。”秀洲新区卫生院院长魏培珍告诉记者。新区卫生院在高照街道辖区内有象贤和秀园两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地处新居民高度集聚的区域,输液正常进行,但严格控制比例。”
据业内人士介绍,2009年国家发改委有份统计资料显示,当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每人输了8瓶,远高于国际上人均2.5~3.3瓶的水平。消息一出,舆论哗然,“人均输液8瓶”成为医院“过度医疗”的最有力证据。
输液实际上是一种安全风险较高的治疗方式,病人在输液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其他病变或过敏等不良反应,严重的还会出现休克,甚至引起死亡。一般来说,社区卫生服务站急诊急救的条件和能力比较欠缺,特别是抵抗力相对较弱的老人和孩子,输液更应慎之又慎。“社区卫生服务站对输液采取严控总量的做法,看上去是把‘病人’推向大医院,实际上是对病人的负责。”魏培珍说。
惯性思维要改变
一直以来,在人们心目中,“挂盐水”是一种能快速消除病痛的方法,大家形成了“一有头疼脑热就到医院‘挂盐水’”的不良习惯。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全面开展,相关部门对医疗机构用药的合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输液也制订了严格的监管控制标准。只要消化吸收方面没有问题,口服药和输液的效果是相当的。
“以前,基层卫生医疗机构都要自己养活自己,财政拨款微乎其微,现在体制理顺了,基层医疗经费全由政府承担,医生只要把病看好就行,于是,医生更讲究科学用药。但许多市民已经被以前的输液给‘惯坏了’,认为输液好得快,医生不给输液就和医生闹。再加上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基层医疗机构看病便宜,以前输液可能要上百元,现在最低只需几十元就够了,患者更加倾向于输液治疗。”
“我们这里一次输液的治疗费为5元,但针筒等一次消耗品就得2元多,还得有专人陪护。”魏培珍说,“很多时候,患者明明可以不使用抗生素,却主动要求使用,一些基层医务人员可能也会‘听患者的话’。当务之急是,基层医务人员要耐心引导就医者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输液,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