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9日讯 前两年,由于中药材价格暴涨,“炒房不如炒药”成了药商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药材价格掉头向下一路下滑,目前磐安浙八味市场约90%的中药材价格都在下跌,桔梗、萸肉、茯苓、三棱、山楂、海金沙等价格更是被“腰斩”。
虽然中药材价格波动是市场规律,但暴涨暴跌令许多欲哭无泪的药农大惑不解。有业内人士说,现在中药材价格暴涨暴跌,很大程度上是游资炒作,大量游资进入药材行业,使得真正的市场供求矛盾被掩盖,部分无明显供需缺口的品种最终成为炒作的牺牲品。
此轮中药材降价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近两年疯涨的中药材价格大大刺激了药农的种植热情,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市场供大于求。2011年7月,国家发改委采取行动打击中药材囤货行为,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游资炒作力度减弱。中成药生产厂家向来是买涨不买跌,前期因为害怕药材价格继续上涨而大量囤货,目前库存充足,企业采购清淡。另外,国家在大医疗单位推行基本药物目录制度和在基层医疗单位实行药品零差价制度,使开大处方、滥用药现象得到一定程度遏制,药品使用量明显减少。
由于供大于求的局面一时难以改变,中药材价格将继续呈现低迷态势。为此,提醒药农不要盲目种植、囤货,要加强市场研究,对中药材未来市场需求作出理性判断后再制定种植计划。有关部门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药农素质,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种植的新型药农,做好特色中药材种植,打造自己的品牌,走订单农业的路子,降低炒作带来的风险。政府部门则要加强对中药材市场监管,打击游资炒作,稳定市场,防止出现“药贱伤农”现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