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9日讯 永康市统计局统计数据透露,今年1月份和2月份,永康市工业用电量呈现持续下滑态势,比去年同期分别负增长40.42%、7.67%。专家指出,工业用电量的多少能够充分反映出宏观经济的整体走势。
同时,外贸出口总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速度放缓。对于外贸依存度高的永康企业来讲,这一系列数据不禁让人为永康经济捏了一把汗。2012年,是否可以断定永康工业企业增速放缓,直接影响未来永康的经济走势?2012年,永康经济究竟面临哪些风险,在风险中是否存在机遇呢?
为此,笔者专访了永康市经济与信息化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兴旺,希望在对话中能够感知永康经济的脉动。
永康企业面临三大挑战
永康金报:欧债危机已经逐渐蔓延到国内,对于外贸出口比例占据多数的永康企业,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李兴旺: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莫过于转型提升的压力。永康企业以制造业为主,制造业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做大难,从做大转向做强更是难上加难。制造业的提升需要技术的积累,需要企业文化的不断积淀。而其他行业,诸如化工、医药、材料等行业,投资者如果有技术、资金,投入一两年就可以做到几亿甚至几十亿的产值,但是制造业需要企业主耐得住寂寞,苦干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与其他地区相比,制造业资源瓶颈更大,众多永康企业都面临着空间的制约,因此,工业总量增长速度将放缓。
第二大挑战在于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是整个欧美市场疲软,联动着市场需求量不稳。
第三大挑战是企业高成本经营要素增加。几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金等都在上涨,如资金,去年,永康规上企业仅利息一项就增加了几个亿,其中,银行利息是企业成本里上涨最快的。因此,需要规范经营,让利实业,助推经济发展。
制造业利润稀薄
永康金报:去年,在整个金华地区,只有永康没有完成工业性投入任务,这是否说明,面对诸多压力,永康企业家缺失了创业热情?
李兴旺:这么多年来,永康市第一次没有完成工业增长10%的指标,原因是什么?我们也进行走访调研,得出的结论是制造业利润太薄,私营企业主没有激情,同时成本过高,影响了企业投资实业的信心。
还有一个更大的隐患:没有大的工业投入,就意味着未来永康工业经济缺乏动力。道理十分简单:没有工业投入,哪来的工业产出?
须形成重实业之风
永康金报:面对这样的形势,永康经信局应当扮演怎样的角色?
李兴旺:2012年是艰难的一年,永康市委市政府正客观冷静地分析、理性应对当前永康工业经济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问题,在即将召开的工业大会上,永康市将出台一系列措施,扶持工业企业发展,树立企业投资实业的信心,促进实业的发展。
忽视实体经济发展而过度依赖虚拟经济,必然会出现严重的后果,日本和美国都是前车之鉴。相反,德国也是一个“制造业大国”,正是由于注重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的发展,德国才能成功抵御2008年的金融危机,并成为应对当前持续恶化的欧债危机的“定海神针”。
对于经信局,我们希望从根本上给企业足够的信心。一方面了解企业所需,主动为企业服务,及时掌握永康工业经济发展的动态,为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当好参谋。另一方面,要采取有力措施,抓好企业技术改造,破解永康企业在发展中遭遇的瓶颈。
希望通过努力,在永康形成重实业之风,全社会都能关心企业、重视企业,关心企业家、重视企业家。企业如果在发展中遇到困难,能够时时处处感受到政府的关注和关怀。
产业优势无可取代
永康金报:也就是说,2012年永康经济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悲观?
李兴旺:悲观?不必,也没有理由。
永康企业依然有着很大的优势,那就是一直以来,永康企业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制造业中。在国家倡导发展实业经济的背景下,永康的工业经济是稳定的,多年来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五金集群,因此,永康企业在实业上是有基础的。
同时,永康有着一大批富有拼搏精神的企业家队伍,并且这支队伍在不断壮大。不仅在永康,现在全国各地都有永康商人的影子,他们一旦资本回归,对永康经济的发展将有强大的集聚效应。
总而言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发展,造就了永康扎实的工业基础和产业优势,再加上永康有宏大的民间资本作为后盾,优势不言而喻。如果将众多优势加以引导,发挥到实业上来,上下同心、多方协力,必将再造永康工业新优势、再创永康工业经济新辉煌。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