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30日讯 2004年就已通过规划方案的谢灵运公园,为何过了八年还仅仅停留在图纸上?3月28日,记者报道谢灵运公园“难产”一事后,引起广大市民强烈关注,谢灵运公园为何八年落不了地、今后又该何去何从,成为群众关心的问题。前天晚上,瓯海区副区长李康召集相关人士,向记者详细解说了谢灵运公园的过往和前景。
资金不到位,
是公园“难产”主因
现任瓯海区塘河管委会建设技术科科长的戴刚,是比较熟悉谢灵运公园来龙去脉的人。戴刚出示了当年的规划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相关材料,并介绍说,谢灵运公园的建设主体,最初落实在当时的市江滨路建设指挥部,之后移交给瓯海区政府。当时和西山路东段改建等2个主体项目、西岙底地块等3个安置项目共同推进,谢灵运公园正好位于西山路改建路段的中间,而西岙底地块则是用于谢灵运公园的拆迁安置。据当时的估算,这些工程全部完成需要五六亿元的投资。而没有获得足够的资金启动谢灵运公园的拆迁和建设,是该公园“难产”的主要原因。
除了资金问题,还有两个因素影响公园落地。一是对公园的主题和名字一直存在争议,2009年我市召开温瑞塘河文化空间布局规划论证会,提出将原谢灵运公园选址上建设“塘河民俗文化园”。
有诺必践,莫再“等八年”
杨府山城市公园,从2001年作为“加州乐园”立项,到2010年底重新开工,隔了九年;九山公园二期,从2002年启动,到2011年底部分试开园,隔了九年;白鹿洲公园,从2003年开工,到2011年底试开园,隔了八年;谢灵运公园,从2004年通过规划方案,到重新论证迁址,隔了八年。而它离真正落成还有几年,尚未可知。
但愿,不是又一个八年。但愿,我们身边的每一座公园,再不必“千呼万唤始出来”。
一诺千金,如果诚信不经艰难险阻就能轻易树立,那么它也就配不起“千金”的分量。因此,虽然公园“难产”背后的确有诸多现实困难,都不能成为食言的理由,更无法抵消食言造成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于政府来说,公信力一旦减损,修复就不得不付出百倍的气力。
去年底,工程一度停滞不前的五大公园齐齐开园,让我们看到了政府重拾旧诺的决心。我们也愿意相信,很快,谢灵运公园就会像五大公园一样,迎来兑现旧日诺言的那一天。不管多么错综复杂,不管多么困难重重,有诺必践,才是一个政府的职责所在、能力所见、诚信所系。
莫再“等八年”,只争朝夕!如果确定改建,那么原先的规划方案就要推倒重来;二是拆迁安置,现在比当年的难度更大,而且要结合当下的“村房两改”、“三策合一”组织实施,安置、政策处理等方面都要重新考量。“不过,3个原因中,最主要的还是资金不足。”戴刚说。
换址谋新生,
拟融入塘河白象塔文化园
“为了启动谢灵运公园建设,这些年我们也想过其他办法,比如曾做过测算,想把公园做小一点,但资金量还是不够,旧村改造等政策平衡上也有问题。”戴刚说。瓯海区有关领导说:“我们想,与其无限期等待,不如换个思路,换个地方。”
这个地方,就是日前谢灵运主题公园建设论证会提出的市区龙霞路同金丽温高速交叉南侧地块。在李康出示的规划方案上,记者看到,按照新的构想,谢灵运公园位于白象塔塘河文化公园对岸,毗邻塘河主水体,依傍凤凰山森林公园,与原址背靠景山、面向会昌湖的地理位置比较相似。同时,这一带也与谢灵运描写温州的3首诗词相呼应。而原先规划中的谢公桥、诗词碑林、展览馆、雕像等“谢灵运”元素,将在新址得以实现。“这一带是科教文卫集中地,又有丰富的山水资源,今后将发展为一个集文化、风光、休闲为一体的区域,谢灵运公园融入其中,既是一个理想的方案,又有近期启动建设的现实条件。”戴刚说。
按照这个设想,谢灵运公园的投资纳入塘河文化公园统盘考虑。白象塔塘河文化公园一期已经完工,二期计划在今年9月启动,如果在三期一并开始融入谢灵运公园,工期推进会比较快。“这个规划方案还正在等待论证通过。目前,我们同步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一旦规划方案确定下来,我们今年就开工建设。戴刚最后说。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