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30日讯 浙江宇立塑胶有限公司投资800万美元在泰国泰中罗勇工业园设立宇立塑胶(泰国)有限公司,浙江万凯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193万美元在香港设立聚酯切片营销项目,海宁艾斯比威美国太阳能集热器公司增资扩建境外营销网络项目,近日,上述三家海宁企业的境外投资项目相继获省商务厅批准,由此兴起了今年海宁企业新一轮“走出去”热潮。
据海宁市外经贸局提供的数据,截至2012年2月份,海宁市经核准、批准的境外投资项目78个(增资9个),投资总额达2.45亿美元,项目数和投资额位居嘉兴各县(市、区)前列。
创造出多个嘉兴第一
其实海宁企业的“走出去”发展由来已久。海宁的经编、家纺、袜子、太阳能等产业一直面临着成本不断上升和境外贸易壁垒日趋增多等多重压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成为不少企业破解困境的一条新思路。
不同企业“走出去”的具体目的也不尽相同。海宁市外经贸局企管科的张玉峰介绍说,目前海宁赴海外投资企业已覆盖皮革、经编、家纺、太阳能、电子等主要产业,其动因主要包括开拓国际市场、破解贸易壁垒、降低经营成本等。
2009年,海宁福地农业在巴西设立阳光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全市境外投资农业项目零的突破;2011年,蒙努集团“债转股”并购美国知名家具企业,成为浙商境外投资第一起“债转股”并购案;2011年尖山光电在德国建电站,这是嘉兴市光伏行业首个通过境外投资承揽的海外电站项目;2012年,宇立塑胶的泰国泰中罗勇工业园项目成为嘉兴市企业首个入驻境外经贸合作区的生产性项目……
转型升级新出路
提升品牌知名度,拓宽国际市场,是不少海宁企业“走出去”之后收获的最直接收益。海宁圣邦集团主营家具、皮革的生产和销售,2005年,该公司在澳大利亚投资2948万美元设立了斯达可有限公司,并开发出三个在当地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目前境外专卖店数量已拓展到200余家。
向产业链高端延伸,也是不少企业走出去的动因。浙江尖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是海宁太阳能光伏的龙头企业,公司总经理张建良表示,2011年以来,由于受国际市场光伏原材料价格波动、欧美国家对光伏电站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以往的出口模式几乎无利可图。“‘走出去’已时不我待。”他说,2011年4月起,尖山光电先后在德国法兰克福和美国费城设立分公司,并揽下多个光伏电站项目,同时将国内公司生产的电池组件等直接供应电站建设,此举不仅拓宽了市场渠道,更提高了企业盈利能力。
“走出去”更提升了海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海宁诺之皮装有限公司原先为不少国际品牌做代工,现把设计室开设到时装之都意大利佛罗伦萨后,设计能力大大提升,每年能设计出七八百款新款,如今,国际大牌纷纷“反过来”购买诺之的自主设计。
“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去’,推进国际化经营,最终就是要助推企业实现层次提升和转型发展,也推进海宁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海宁市相关领导表示。
政策激励成有力推手
海宁企业“走出去”热情高涨,除了市场倒逼因素外,也离不开政府的有形之手。去年以来,海宁连续出台鼓励企业“走出去”政策。2011年6月,海宁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嘉兴市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提出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每年安排150万元用于奖励企业海外并购营销渠道以及设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等。2011年9月份,该市又出台《关于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实施意见》,提出了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具体措施。
为将激励政策落到实处,今年1月份,该市又制定《关于“走出去”战略扶持资金实施意见》,对“走出去”企业给予最高110万元的专项资助。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