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30日讯 29日,趁着分组审议间歇,我们4名分别来自桐乡七中、六中、凤鸣小学以及启新学校的小记者在晚报大记者的带领下采访了两位市人大代表。
让我们感到欣喜的是,嘉兴市人大代表、桐乡市教育局局长施勤高伯伯虽然很忙,但得知我们是来自桐乡的小记者,便欣然接受了采访。“前两年,桐乡在新居民子女教育上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撤并和建立了一些新居民子女学校,请您谈谈政府是基于怎样的考虑?”面对我们的提问,施伯伯侃侃而谈,他告诉我们,现在桐乡的新居民人数很多,适龄入学的新居民子女就有近25000人,早些年,他们都就读于民办的新居民子女学校,这些学校有的没有资质,有的把厂房当校舍,教师队伍的素质也较薄弱,出于安全和从新居民子女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两年时间关停了14所民办新居民子女学校,同时建立了4所崭新的公办新居民子女学校,规范办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还有两所民办的新居民子女学校,教育局也给予了很大的关注,每年选派3名公办教师支教,加强管理,让每一个新居民子女都尽可能地享受到和本地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
在谈到“政府对有资质的幼儿园按幼儿人数给予公用经费的补贴”这个话题时,施伯伯说,五县(市)两区在具体操作上有所不同,在桐乡,只要是适龄幼儿,在有资质的幼儿园里就读的,不管是公办还是民办的,不管是本地孩子还是新居民子女,一律享受公用经费的补贴,补贴额是小学的三分之一。
施伯伯说,今后会更加注重新居民子女学校的“软实力”建设,让新居民子女充分享受当地的教育资源,“若干年后,他们可能就是嘉兴经济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对他们的教育,我们要从小抓起,绝不能忽视。”
采访接近尾声,施伯伯还问了我们一些学习和生活的情况,让我们要好好学习,不要忘记小记者的身份,要努力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
第一个采访任务完成后,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往另一个采访点,采访市人大代表、南湖区大桥中学校长夏付良,他们学校的新居民子女比较多,不知道这些学生在大桥中学的情况如何?
夏伯伯告诉我们,个别新居民子女的家庭教育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的父母或忙于工作,或受教育程度的制约,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作为学校,一方面通过家长会,对家长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就是进行个别辅导,走家串户上门家访,事实证明,老师跑得勤,学生家长就多重视一点。
对于我们提出的“新居民学生越来越多,给管理带来一定难度”这个问题,夏伯伯否定了我们的观点,他认为,管理难度不是由新居民学生的多少来决定的,如果学校管理够出色,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大桥中学,他们把本地学生和新居民学生进行混合编班,久而久之,新居民学生也就被同化了,穿着一样的校服,说着一样的普通话,谁看得出哪个是新居民学生呢?其实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让新居民学生很快熟悉嘉兴,使他们可以较快地融入本土文化。
说到“接纳新居民子女入学”这个话题时,夏伯伯说,这其实还是教学质量考核的问题,总体上讲,新居民子女在学习上不如本地孩子,接纳了他们,可能会影响教学质量的考核,特别是辛辛苦苦培养了一个优秀的新居民子女,结果出于异地高考制度的制约,有些家长就把孩子送回老家读书,方便今后参加高考,而成绩比较差的,一般都会选择留在这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今年,全国人大代表和教育部都非常关注这个问题,据说,异地高考的相关政策有望在年内出台,如果真是如此,新居民子女就有福了。
夏伯伯表示,新居民子女教育必须重视起来,这关系到嘉兴未来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夏伯伯为我们在市两会期间能关注新居民子女而感到高兴!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