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31日讯 10元钱只能买到两根大葱,这是前不久发生在首都北京的一件事情。事实上,“菜篮子”拎得沉重,嘉兴百姓同样感同身受。在这次两会上,百姓“菜篮子”问题引起嘉兴市人大代表、嘉兴市政协委员的关注。那么,怎么才能让百姓的“菜篮子”拎得轻些再轻些呢?
【热案】
嘉兴市人大代表、嘉兴市人大城建农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寒飞在本次人代会上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公益性农贸嘉兴市场建设的建议》。他在这份建议中指出,2011年,嘉兴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5%,没有完成控制在4%以内的目标,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较快是拉动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蔬菜从收购到批发一般加价25%左右,但从批发嘉兴市场到嘉兴市区各大农贸嘉兴市场,加价往往超过50%,“最后一公里”,菜价上涨幅度最大。
徐寒飞认为,稳定“菜篮子”产品生产和嘉兴市场供应,事关城乡居民日常生活和农民增收,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物价稳定,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近年来,嘉兴市政府连续3年将“菜篮子”作为民生工程,通过出台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菜篮子”工程嘉兴市长负责制,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是,在流通环节,政府对农贸嘉兴市场的调控影响力还较为薄弱,嘉兴市场管理普遍存在不到位的情况。
因此,建议今后新建农贸嘉兴市场应当作为嘉兴市政公共设施纳入城市规划,完善规划布局;对现有农贸嘉兴市场应逐步引导,有计划地向公益性嘉兴市场转变;加强农贸嘉兴市场直销摊位建设,鼓励蔬菜基地、农业合作社等进场销售蔬菜,对摊位费、房租费进行分类补贴。
【连线】
徐寒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所提交的建议主要是针对嘉兴市区的“菜篮子”问题,“相比海宁、平湖等地,嘉兴市区问题更加突出。虽然去年嘉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1000元,但嘉兴市本级却还没有达到3万元,嘉兴市区居民‘菜篮子’拎得更加重些。”
徐寒飞认为,其实嘉兴市区“菜篮子”问题最突出的就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主要症结出在农贸嘉兴市场的体制问题。“一头连着菜园子、一头连着‘菜篮子’的农贸嘉兴市场本应体现的是公益性,然而嘉兴市区的农贸嘉兴市场,都以经营效益作为首要任务。”
徐寒飞所在的嘉兴市人大城建农经委员会今年第一个调研就是对嘉兴市区“菜篮子”问题的调研。调研发现嘉兴市区的农贸嘉兴市场,无论是国有的、集体的,还是民营的,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各农贸嘉兴市场多实行招标制,价高者得,摊位价格节节攀升。农贸嘉兴市场作为民生基础设施的功能渐渐被淡化,办菜场成为企业和街道集体的一大财源。
“另一个问题是农贸嘉兴市场经营摊位水电费以商业标准计价,还需承担较高的营业税额以及卫生费、管理费等,加大了经营成本。”徐寒飞说,最终这些成本都是“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采访中,徐寒飞多次提到“职业菜贩”这个词,他对记者说,嘉兴市区农贸嘉兴市场几乎为“职业菜贩”所垄断,虽然各农贸嘉兴市场会设一些自产自销点,但摊位设置数量少,供应量小,难以起到调控嘉兴市场价格的作用。
而令徐寒飞感到气愤的是,被“职业菜贩”把持的农贸嘉兴市场,相互间形成了默契价格,对于生产基地要进入农贸嘉兴市场直销,还极力排挤,“去年,蚕种场下属蔬菜基地被洪波农贸嘉兴市场排挤出来,绿华公司被三水湾农贸嘉兴市场拒绝,都是属于这种情况。”
徐寒飞认为,农贸嘉兴市场在农产品供应中的支柱性地位,决定了它是稳物价、惠民生的最直接表现和最有效手段。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农贸嘉兴市场作为公益事业来规划,在土地划拨、经营税负上予以倾斜,使生产和消费者获利。农贸嘉兴市场内经营户的交易行为是嘉兴市场行为,但嘉兴市场这一平台却是服务民生的公共产品。我省去年4月召开了全省农贸嘉兴市场工作会议,明确农贸嘉兴市场是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生性、公益性、嘉兴市场性”三位一体的公共产品,杭州、宁波等地积极探索农贸嘉兴市场的国有化改革,杭州现有的农贸嘉兴市场中85%为国有化经营。
“嘉兴市区还没有一个是公益性农贸嘉兴市场,因此我建议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台农贸嘉兴市场投资运营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措施,从源头上保障农贸嘉兴市场的公益性。”徐寒飞说。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