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01日讯 根据最新公布的官方数据,截至今年2月末,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率1.74%,比今年初提高0.38个百分点,比去年8月末提高1.37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上升是否处于可控范围,是否意味着温州金融生态已经恶化,其上升的原因何在?记者昨日采访相关部门和专家,对此进行解读。
“尽管近段时间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明显上升,但仍然低于全国1.76%的平均水平,这说明温州的金融体系还是安全可控的。”市金融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若简单地得出“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率8个月涨370%”的结论,过于片面,若孤立地把8个月数据拿来分析,并不科学。
从近10年看,温州银行业不良率持续保持“双降”,到去年8月末全市贷款不良率仅0.37%,达到历史最低点,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55个百分点。自去年9月份爆发局部金融风波以后,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逆转上升,并连续6个月“双升”。“不良贷款快速上升是宏观经济和温州信用风波等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需要客观分析、正确理解。”该负责人表示,“民间借贷风险向银行体系传递,是近期不良贷款持续‘双升’的主要原因。”
温州市多数企业的资金链,一头连着银行信贷,一头连着民间借贷。去年9月份局部金融风波爆发后,部分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停产关闭等情况。由于企业普遍存在互保关系,一旦互保链上有企业出险,则关联企业会不愿续保或无法续保而引发连锁反应,部分企业在还贷及续贷上都出现困难。因此,出险企业通过互保链将风险传导到担保和被担保企业,直接推动银行不良贷款“双升”。
此外,企业盲目投资引发的偿债风险也反映在不良率上。据统计,截至2月末,全市10万多家企业中约有0.2%的问题企业,由于投资产业过多、战线拉得过长、收益回报未能实现,致使企业负债率过高。一旦银行不续贷,企业极易爆发债务危机,直接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增加。
另一方面,自去年9月份开始,温州银行业也适度提高了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银行机构适当提高不良贷款率的控制指标,才能使原本风险系数较高的小微企业进入银行贷款门槛,使急需资金帮扶的企业获得信贷支持,让实体经济获得更多转型发展的机会。”业内人士表示,当前不良率整体上升,也客观反映出温州银行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真实情况。市银监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今年2月末,全市中型以下企业贷款余额合计3015.96亿元,比年初增加45.58亿元,占全市贷款增量的63.6%,其中小微企业贷款比年初增加30.49亿元,占贷款增量的42.6%。
“近期民间垫资行为萎缩,一定程度上还原了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的真实面貌,也是不良率上升的一个原因。”市担保协会副会长谭建国认为,往年一些贷款人在贷款资金到期时,通过民间资金的垫付或转贷,确保账面资金流转顺畅和及时到期还款,促使温州银行业不良率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而在民间借贷风波爆发后,社会公众及融资中介逐步从民间借贷市场抽回流动性资金,此类垫资还款行为明显萎缩,使部分潜伏的不良贷款“浮出水面”。
“不过,当前没必要谈‘不良’而色变。”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杨涛也撰文指出,经多年发展,银行业不良率普遍保持低位,已低于很多发达国家,出现适度反弹也是正常的,如研究表明,从1985年起到2011年中期美国银行业的不良率均值为3.6%。
长期处于金融生态评价最高等级的温州,曝出2月末的不良贷款率1.74%,并已连续8个月上升。公认的“优等生”拿出并不漂亮的成绩单,各界对此广泛关注,亦在情理之中。但若因此谈“不良”而色变,悲观地认为金融生态已经恶化,亦有失偏颇,并不可取,需要客观审视。
不可否认,民间借贷危机产生的“冲击波”,确实影响到银行业不良贷款。部分企业资金链断裂、盲目投资引发偿债风险、民间垫资行为萎缩,都令不良贷款“浮出水面”。但只有真实反映区域风险状况,客观分析原因,才能提出良策,积极应对风险。
应该看到,当前的不良率尚处于可控范围,温州金融体系是安全可控的,没必要谈“不良”而色变。一则,以往不良率过低,是民间“过桥”资金对到期贷款的垫资,掩盖了过去不良贷款的真实情况。二则,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贷款力度,就意味着不良率及其容忍度必然要上升。
此刻,不良率“双升”,是在可控范围内的适度反弹。不必为此过分悲观、也不必急躁冒进,应全力推动金融改革创新,努力改善企业发展外部条件,提振社会信心,重塑融资信用环境。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