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4月4日讯清洁墓碑,摆放好鲜花等物品,胡伟就坐在墓碑前和另一个世界的父母说起了话。今天一大早,在上海工作的他带着一家人来到杭州市南山陵园扫墓,“已经好几年没点蜡烛、放鞭炮了,这样不但能清净点,还可以和爸妈好好聊聊。”
4月4日是清明节,我省各地迎来扫墓客流高峰。据不完全统计,仅杭州市南山公墓今日客流量就超过20万人次。思亲莫让烟尘扰,鲜花一束慰先人。和胡伟一样,很多人选择用鲜花来寄托对逝去亲人的哀思,文明祭祀渐成风尚。
清明时节,通过网络纪念亲人,对很多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去年,绍兴人赵海容的外公、外婆相继去世,在澳大利亚留学的他来不及回来祭祖,便在网上为疼爱他的外公、外婆建了“纪念馆”,希望在网上尽一份孝心。今天,他登录“纪念馆”,为二老点上一炷“心香”。
记者登录“绍兴市天堂公墓纪念网”等祭奠网站看到,清明期间,每天都有数十个“纪念馆”或“墓园”新建。市民为亲人建“纪念馆”,除了可以祭拜,网站还提供很多虚拟的个性化墓地、墓碑或祭品。很多市民表示,与传统祭祀相比,网上祭祀更能突破传统祭奠方式的局限,也更加环保、文明。
而通过微博写下对先人的思念,也成为很多年轻人更愿接受的新方式。记者在微博上搜索“清明祭故人”,共有100多万条搜索结果。正如网友“空空非空”说的:“写下来是为了让自己记住今日的一分相思。”网友“暮色-Twilight”则深情地写道:“清明寄哀思,愿哥哥在天堂上一切安好。哥哥,我长大了,我终于帮妈妈过了一次生日,妈妈高兴得哭了……为了爱我们的人和我们爱的人,我一定要好好活着。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