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4月5日讯教育部新近出台了关于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要求有条件的公办和民办中小学及幼儿园都应建立家委会,在家委会的各项工作中,还特别指出了“减负”工作。
虽然“家委会”这词并不新鲜,但在国家层面对学校家委会的建立有所要求还是头一回,一时成了舆论焦点。
“我做了女儿幼儿园3年的家委会成员,第一年组织了一场亲子活动,第二年搞了一场环保秀,第三年参与筹划了毕业典礼。”睿睿妈妈对“家委会”的认识主要在搞活动上,至于抵制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减负”作用,她坦言:“我参加的家委会不会过问教学上的事,而且我们家委会成员都觉得,幼小衔接上是需要提前做些功课的。”
在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家委会的功能显然要多得多。“自从有了家委会后,小到校服制定、食堂伙食、分班情况等学生学习生活,大到学校教学理念的改革等等,都有了与家长交流沟通的渠道和平台。”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校长任建华说,在住校生中,家委会的作用尤其明显,不仅可以使家长更清楚学校情况,减少双方之间的误解、矛盾和冲突,还有助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显示家长对孩子关注和重视的程度。
据调查,我省有相当多的中小学已设立家委会,不少幼儿园也有,相当一部分家委会发挥了积极作用。不过这些家委会大部分以年级和班级为主,真正上升到校级的为数不多。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就现有家委会的职能来看,主要还集中在加强家校沟通上,监督只是很小一方面,至于“减负”工作,普遍不被老师和家长看好。而且,虽然不少人表示,成立家委会对提升教育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但家长参与热情不高甚至流于形式等问题,依然是不少家委会难以高效运作的“绊脚石”。
彦子是绍兴某重点小学五年级学生,他爸爸是家委会成员,“我们几乎不参与学校管理事务的讨论,只有涉及一部分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会议会有家委会成员到场,例如关于学校食堂、教学计划的,但积极发言的家长很少,表决就更别谈了。”彦子爸爸认为,家委会在现实中处于有些尴尬的境地,“学校有时未必肯听取意见,家长怕得罪学校也未必愿意说真话。”
黎先生是杭州西湖区某重点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一听说教育部对家委会提出“减负”工作后就笑了,“我觉得高考指挥棒是应试教育,这点不改,让家长来监督减负就不可能实现。”黎先生本人就是家委会成员,“说实话,我们第一次开家委会说的就是要帮家长统一购买复习参考用书,这个提议得到大多数家长的同意。”在黎先生看来,应试教育的这根弦绷得太紧了,家长们谁都不愿意先松开,唯恐就自己一个人掉了下去,让家委会监督学校“减负”根本不现实。
“不管怎么说,发挥家委会监督学校教学教育的作用,是很有潜力的。”金师附小教育集团婺城小学教研室主任江美华说,在发达国家的中小学,家委会是十分重要的参与学校管理、决策的机构,这大大减少了学校管理、决策的片面性。当然,我们现在的家委会还与此有很大距离,但可以不妨朝此努力。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