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06日讯 每位来到丽水的客人,首先感受到的便是清新的空气、绵延的大山及满目的苍翠。
作为浙西南的天然生态屏障,丽水的天是蓝色的,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优良天气天数达到358天;丽水的山是绿色的,全市森林覆盖率达81%;丽水的水是清澈的,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
保护一方生态,发展一方经济,富裕一方人民。市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充分发挥丽水的生态优势,在发展中谋保护,在保护中求发展,大力推动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走出了一条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的路子,在丽水唱响了新时期的生态文明之歌。
丽水的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瓯江,就是丽水追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一个见证与缩影
今年3月17日,丽水市瓯江干流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工作以93.1分的优秀成绩,通过了水利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的联合验收。
瓯江,以她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折服了每一位参加现场验收的专家。
“丽水的水生态保护,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深有感触地说,“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水生态系统保护,你们的经验,为全国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总体推进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借鉴和示范。”
瓯江,是丽水人民的母亲河,水质良好,沿岸自然风光优美,动植物生态丰富。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瓯江水生态系统的自然平衡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丽水的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丽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于2004年初就开始着手编制《瓯江干流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总体规划》。2006年,经水利部批准,瓯江干流成为全国第一批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试点。
随后的五年多时间里,全市上下联动,多方推进,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保护瓯江、修复瓯江的“大合唱”。
为深入实施瓯江干流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2006年9月,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市水利、发改、林业等16个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瓯江生态河川及南明湖保护开发领导小组,并相继成立了南明湖及生态河川管理处、古堰画乡管委会、南明山管委会、莲都区河道采砂管理办公室、玉溪水资源有限公司、丽水市水资源与水土保持委员会等机构。
针对瓯江干流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我市又专门制定和出台了《丽水市南明湖景区管理暂行办法》、《丽水市瓯江干流莲都段生态河道管理办法》、《丽水市河道采砂管理暂行办法》和《丽水市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管理办法》等,从制度上加以推进和保障。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瓯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成效明显。通过水污染防治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水源地保护工程的实施,瓯江流域水质逐步好转,全市“十一五”期间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557.06平方公里。防洪生态化、生物多样化,随着滨江景观带、九龙湿地公园等项目的建设,蜿蜒的瓯江还变得更美、更靓,成为了水禽重要的繁殖地、栖息地、越冬地和迁徙途径的“中转站”。
而今的瓯江,江随山转,波因风起,霞伴云生,清盈在水,源成生态。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卉、一虫一鸟、一鲫一鲤、一景一物,却都在继续印证着和谐的自然之道。
在丽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已连续8年位居全国前列、全省首位。
丽水的发展,绝不会用环境换经济。发挥生态优势,发展生态产业,丽水沿着特色发展之路努力打造着全省的新经济增长点
生态,是丽水最大的优势。发展,是丽水最大的任务。
市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丽水既面临着建设全省最好生态屏障的重任,又承担着打造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担。一边是保护,一边是发展,在双重任务面前,我市大力发展特色生态经济,走出了一条科学、和谐的绿色发展之路。
市委书记卢子跃认为:“丽水的一切都离不开生态,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加速推动丽水将生态优势转化成生态竞争力,加速让丽水人民共享建设全面小康和生态文明的成果。只有这样,丽水赶趟的路才能走得更快一些,尽快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
围绕加快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努力形成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和谐互动格局,从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在生态农业方面,我市以现代农业综合区、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农业精品园为平台,大力发展茶叶、食用菌、水(干)果、高山蔬菜、中药材、畜禽、笋竹、油茶等8大主导产业,并高度重视农产品安全与品牌创建,6年来新增有机、绿色食品30个,省级名牌产品3个。在成都、北京、大连等地,我市还新建成了丽水特色农产品配送中心,“生态、优质、味美”的丽水农产品享誉四方。
在现代生态工业方面,我市着力实施工业三千亿行动计划,以市级开发区、9个县(市、区)的省级工业园区为平台,大力推进机床、合成革及鞋革、羽绒服装、汽摩配件、不锈钢、建筑五金、竹木制品、木制玩具等传统产业的升级,丽水经济开发区水性生态合成革、缙云带锯床、龙泉汽配、松阳不锈钢被列入省级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文化创意、物联网等新兴产业也蓬勃发展。2011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652.1亿元,相比2005年年均增长25.5%。
在休闲养生旅游业方面,我市以各个旅游综合体为平台,以绿色山水为主线,加快特色景区打造,全市累计建成国家4A级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16个,数量居全省第三位。同时,以10大养生养老基地为平台,重点发展养生林业,创新开发森林避暑、森林温泉、森林理疗、森林膳食、森林氧吧、森林运动6大养生等项目,“秀山丽水、养生福地”的品牌日渐打响。近6年来,我市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增幅持续排名全省第一。
沿着特色生态发展之路,我市经济快速增长。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84.37亿元,相比6年前翻了一番多;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100.1亿元和57.36亿元,均为2005年的2.9倍;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9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809元,年均分别增长10.7%和13.9%。
在丽水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带领下,而今全市人民按照“绿色崛起、科学跨越”的战略总要求,在绿色发展的大道上继续迈进。
- 社会各界收看央视“生态之城:中国丽水—韩国丽水”
- 春天里市民的奇趣“花事” 记者找相关专家一一解释
- 劳斯莱斯与货车路边刮擦了一下 损失可能上200万
- 丽水:3个月作案16起 为挣“快钱”终获刑
- 出口订单有望激增 浙江奥吉卫浴装备“巴西奥运”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