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10日讯 这学期开始,义乌六中高一课堂有了很大变化,课桌竖形排列,每班学生分成6个小组,教室两边多了两块大黑板。更重要的是,课堂上,学生抢着发言。这一切变化,源自该校推行的“315”高效课堂。
义乌六中的“315”课堂,是把课堂45分钟按1∶1∶1的比例划分为“15+15+15”,老师讲课的时间为15分钟左右,学生讨论探究、回答问题、板演展示的时间为15分钟左右;学生自主预习、了解材料、独立思考、达标测验的时间为15分钟左右。同时,学生100%参与课堂活动,提问或板演覆盖率也应达到30%以上。
【315课堂见闻】
老师不唱独角戏 课堂犹如抢答赛
4月9日,记者走进义乌六中高一(11)班,听了一堂地理课。与普通教室不同的是,这个“315”课堂教室里,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8~9名同学组成一个学思小组,同学们相对而坐。教室左右两侧放有两块大黑板,这两块黑板每次可让6名同学同时进行板演。
每个小组都取了有趣的名字,有取名为“嘻哈9重奏”,有取名为“读书狼”、“横空出4”的……
上课后,老师先让学生根据之前发放的导学案,花5分钟完成基础知识构建。基础知识构建的内容都来自教材,学生通过翻阅教材就能从中找到答案。
有意思的是,在课堂上,老师刚开始提问,就有不同组的学生争着站起来回答,颇有些抢答赛现场的味道。其间,老师不时会根据导学案上的内容,让小组成员先进行讨论学习,再进行课堂发言。在课堂上发言,不需老师点名,学生可以随意站起来回答。有时,前一个同学回答不完整,立马有其他同学站起来补充。有时,大家会因为一个问题的答案发表不同看法。老师在课堂上,更多是扮演倾听者的角色,只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梳理,这与传统高中课堂,学生较少在课堂上发言形成鲜明对比。每个学生发言结束后,老师会在学生所在小组序列号上画“正”字标记,这是记录每组成员回答问题的次数。
下课铃声响起,老师将课堂上每组成员的发言次数记录到黑板旁的“课堂表现评价表”上,学生们则在相互比较,哪组发言次数最多。
【315课堂构建】
“正”字激励学生发言
学生如此重视课堂发言,奥秘还在于对“学思小组”的考评机制。
每个小组成员间的搭配,老师费了不少心思。每组成员兼顾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高、中、低三个层次,且男女生数量相对平衡,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每组都安排有较为活跃、善于关心和鼓励他人的学生,从而调动小组的学习气氛,增强学员之间的合作意识。
小组内每个人都兼任一门学科的联络员,负责监督本学科作业及导学案,负责上交作业给课代表。
此外,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承担特定的职责,组长要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主持人要掌握小组学习的进程,安排发言顺序,记录员记录小组学习的过程和发言内容。
学生上课发言如此积极,因为每天的发言及板演、实践的次数,都要采用写“正”字的方式进行小组计分和个人计分,每次计0.1分。教师每节课后都对各组表现进行评价打分,班主任每周对各组进行纪律总评,每月一次的测试以组为单位进行评比。每学期末将根据综合考评评出先进小组,学校给予奖励。同样,如果小组中有成员发生考试作弊等现象,整个小组都要被扣10分。
导学案提高学生自信
学生发言积极了,老师压力反而大了。课堂只给老师15分钟讲解时间,老师讲什么、如何讲、讲得怎么样至关重要。因此,“315”课堂的关键是“导学案”的编制。
学科导学案对学生来说既是课前预习,又是课堂记录、课内练习,还是课后复习。要求老师编写时注意体现学习自主化、教学过程趣味化、问题设置层次化、展示个性化,重视学习兴趣培养,关注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导学案的设计从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出发,使优秀生接受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不同层次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由于导学案编写工作量大,导学案的使用以备课组为单位,在备课组长的安排下,由教师个人编写,备课组统一使用。
学生的每份导学案都有编号,便于系统整理和有效复习。据了解,义乌六中的“315”高效课堂得到了特级教师吴加澍老师等名师的悉心指导与帮助。吴老师经常到校听课观摩、理论指导以及座谈交流。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