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4月11日讯 寻访人:
本报记者张丽 何苏鸣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大三学生刘智宇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大一学生梁路索
寻访地:
广东省广州市,中共三大代表居住地
【历史长镜头】
他们来了,为了受压迫的劳苦大众;他们来了,为了风雨飘摇中的中国;他们来了,为了心中坚定的信念。这是1923年6月的广州,中共三大在此召开。
“我是先坐火车到天津,转乘海轮去上海,再坐船到广州的。到广州后,我们立刻换上了一套半长不短的‘唐装’,一副广东人打扮。”中共三大北方区代表罗章龙在《椿园载记》中回忆。为了安全和保密起见,代表们分批出发,尽量做到不乘同一趟车、不坐同一条船。
杭州支部成员于树德家境困难,为了能顺利赶上这次重要会议,只能找朋友借了一只金手镯,卖掉后买了一张宝贵的船票。同去广州的江浙区代表还有萧山人徐梅坤、东阳人金佛庄等。他们从上海乘英国轮船“怡和”号前往广州。
东山区(今属广州越秀区)恤孤院路,伴随着榕树上知了的叫声,一批又一批操着不同口音的人来到这里。恤孤院路31号,因地处偏僻,且华侨聚集,成为当时会议地点的最佳选择。而距此约100米的春园,一位长着大胡子的外国人已经在这儿住了近两个月。此人便是共产国际派来指导中共运动的马林。
未来中国的路在何方?国共该如何合作?一群年轻的中共党员几乎每天都在春园激辩。有时因过于激烈,引得去附近培正中学上学的学生忍不住好奇地探头进来。他们不知道,这些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的年轻人,正是后来引领中国走向救亡图存道路的风云人物: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
【寻访现场】
走在恤孤院路,仍然被散落在小路两旁的一栋栋小洋房所吸引。
听住在这里的老人讲,这些年除了街道的宽度没太大变化外,原来的蕉林、菜地在上世纪90年代陆续变成马路、楼房,几栋上世纪20年代建成的侨楼也翻新了,原来的小树现在已是遮天蔽日。
如若没有偶尔经过的车辆,这里的宁静仿若1923年。由一位华侨所建的春园,矮矮的红围墙,高高的圆门拱,左右两根柱子上各有一座石狮子,门楣上刻“春园”两字,三楼一式的欧派风格,更显典雅庄重。
房子里每个房间都按照以前的摆设放置着床、桌等,仿佛在唤醒人们对这段不平凡历史的回忆。在二楼,有一个面积不大的客厅,正是在这里,曾经活跃着这些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他们讨论修改中国共产党党纲、党章,起草大会的宣言和各项决议草案,推动着中国革命的进程。
“原来当时这些人都比我们大不了多少哦。”离高考还有两个月的学生郑舒说。好不容易有休息时间,郑舒和同学选择到这边来,“我们来瞻仰前辈,要像他们一样,为理想勇往直前。”他爽朗地笑了笑。
春园的其中一幢楼如今成为新河浦幼儿园。幼儿园内,“一切为了孩子”的标示悬挂在墙上。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做游戏、画画、唱歌。春日的阳光从窗外打进来,洒在他们的脸上,明媚而美好。我们想,那些年,正是为了这个民族的未来,那些年轻的共产党员的信念才会如此坚定。
【专家访谈】
广东省委党校教授曾庆榴:
中共三大的决议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思考得出的。孙中山当时在广州重建大元帅府,广州是政治上相对自由的地方。正如马林的报告所说:“我们在广州有充分的行动自由,而且只能在这里公开举行党的代表大会和劳动大会。曾问及湖南代表,是否可在长沙举行青年代表大会,也曾问过北京代表,回答是:只能开一个秘密的小会。”可见三大在广州召开不是偶然的。由于当时在此活动能得到一定的安全保障,所以三大的筹备和会议进行都比较从容。马林、陈独秀、毛泽东等人在三大正式召开前,在这里讨论国共合作等问题,为三大的顺利召开奠定了基础。
【历史背景】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召开前夕,中共中央机关迁到广州,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出席会议的党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瞿秋白、张太雷、蔡和森、向警予等,就住在春园24号。在这里,还曾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