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农村创业,还需多帮扶
座谈会上,大部分同学还是愿意在农业领域工作。不少同学甚至表示,不想一辈子生活在压抑的城市里,每天为了工作而工作,更喜欢呼吸新鲜的空气,希望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农村的田野里。事实上,浙江农林大学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主动放弃大城市里的工作机会,回到农村就业、创业。
不过,对于农业领域的就业环境和政策,老师同学们还有不少期盼。微生物专业的许赟赟同学说:“许多同学、家长对目前我国农业创业相关政策和现实状况缺乏了解,农业、农村生活有刻板印象,导致很多大学生都不愿意投身于现代农业中去。因此,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农业创业就业政策环境的同时,政府还要加强政策的普及和宣传力度,特别是针对涉农专业学生和家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赵磊同学说:“我觉得农业要吸引大学生,学校要加强大学生农业生产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大学生从事农业的激情。”
同学们还期望能在创业方面得到更多帮助。王晨之说:“对于政策方面,国家在注重建设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等硬件环境同时,也要注重改善软环境,为正准备创业的人降低门槛,以提供资金或减免费用等方式帮助更多人在农业方面创业,此外,还需要完善相关农业生产保险政策,保护农业生产者的切身利益。”周燕青同学也期望,对于大学生从事农业,还是要根据自身专业优势,有老师给予技术支持,并充分了解相应优惠政策,将每一份资源用起来,毕竟大学生创业不容易,少犯错,少花钱最重要。
同学们的顾虑得到了学校的重视。为提高大学生从事农业创业的水平和能力,浙江农林大学专门出政策帮助创业学生,目前浙江农林大学学生创业园里,好几个以农业产品为主的创业项目正由学生实施着;学校开设的大学生创业实验班中,也有不少培训内容就是指导学生怎样经营管理合作社、怎样组织销售农产品。
除了农业本身的就业环境之外,年轻人还期望农村也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的徐步青同学说,农村的社会保障、文化娱乐设施等生活环境改善也很重要,干农活比较单调,干活累了,需要像城里年轻人一样调节放松的环境。
我省2010年11月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的若干意见》。
按照政策,我省对经济欠发达县(市、区)和其他县(市、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大学毕业生每人每年分别补助1万元、0.5万元,连续补助3年。宁波市也出台政策,每人每年补助1万元,使大学生年收入不低于3万元。
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3年以上的,报考事业性质的县(市、区)和乡镇农技(农经)干部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政策规定,在同一单位连续工作满1年,按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其工作时间可计算为实际缴费年限,其服务年限可计入基层工作经历,计算为专业工作年限。各级人力社保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机构,凭聘用合同或营业执照,免费为从事现代农业的大学毕业生保管人事档案。其户口关系可以转到当地人才交流机构的集体户,也可以转到当地城镇亲友处。
温州市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者,在市区创业、首次工商注册登记满1年的,市财政按照1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专项创业补助。创业初期,给予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信用担保贷款。
绍兴市规定,大学毕业生创办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且当年技术、设备投资完成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按设备实际投资额的20%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30万元。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