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11日讯 到医院看病需要挂号,然而由于需等待诊疗结果等原因,有些诊疗过程无法在一天内完成。第二天再来回诊,需不需要再挂号?记者调查发现,在市区多家医院,“看一次病挂两次号”习以为常。
看一次病要挂两次号
周一下午,市区某医院内科,来自龙游的肖华(化名)拿着检查结果,请专家诊断并开药。医生问诊后开了乙肝、胃镜等检查,等肖华做完这些检查已是当日下午5点,专家已不在诊室。肖华是冲着该专家的名气而来的,他只能等到周三该专家再次坐诊时再来。回诊时肖华被要求再次挂号,肖华对此很是不解:“本来这是一次诊疗,因为医院原因无法一次性完成,怎么能再收挂号费呢?”医院的回答是:“如果当日检查结果出不来,次日就诊则必须重新挂号。”
医院看病很多需要做多项检查,现在大医院人满为患,专家基本都是坐诊半天,而半天内许多检查结果出不来,等后来患者找同一个专家看结果或者开药时,信息系统就不“认”从前的挂号了。病人被重复收取挂号费的情况,主要发生在那些检查项目要隔天才能拿到结果的病人身上。
除了肖华遇到的这种“生硬”方式外,另外一种“委婉”的方式更加普遍。到医院就诊的张先生同样需要次日回诊,当时张先生还特意问了是否需再次挂号,得到的答复是“不用”。次日回诊,大夫根据检查结果确定了病情,开了一些药,谁知交费时收费员却要求他再次挂号。张先生赶紧解释:“大夫说不用挂号。”收费员称:“电脑系统有设置,不挂号便无法交费,你也就拿不了药。”最终张先生只得又挂了号,他认为如果医院真的不想收这个费用,更改收费电脑的系统设置即可。
如何“合情合理”
对于重复收取挂号费的情况,医院和医生也有自己的看法。有医生称,找一个大夫做一次检查,患者就要挂一次号,这是一直以来的“习惯”;医院出具检验报告存在时间差是难免的,医生每次都向患者提供了不同内容的诊疗服务,患者应再次挂号;关键在于,一次完整的就诊程序究竟应包括哪些环节,目前相关规定对此模糊不清,未明确诊疗过程何时才算结束。
市卫生局医政处有关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我市医院多实行门诊信息化系统,开具电子处方杜绝了“人情方、关系方”,当日未挂号者在信息系统内没有记录,也就开不了药。为了使整个就诊过程有序,让患者重新挂号排出顺序,是相对较公平的做法。患者看一次病挂两次号“合情不合理”,这是医院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如何不给患者增加负担,又能确保就诊秩序,目前还没找到更好的办法。
对此说法患者则认为,医院给患者提供的医疗服务应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问诊、检查、诊断、治疗,这一过程未结束前不应重复收费。
(金华晚报)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