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李前芳
国内最大的两家食用油企业金龙鱼和福临门将上调小包装菜子油、花生油的价格,而日化巨头宝洁公司已上调海飞丝、沙宣等产品的出厂价,两大类民生商品都由行业老大带头涨价,引起人们对未来物价继续上涨的担忧。为了确保价格总体稳定,国家发改委近日约谈了部分企业和行业协会,要求暂缓涨价。不过,这个曾在去年“维稳”了半年物价的手段今年可能不怎么管用,金龙鱼方面表示,其在杭州的提价计划不会改变。
金龙鱼铁了心要提价
华润万家和家乐福两家超市均已接到金龙鱼的书面调价通知,涉及花生油和菜子油两种,提价幅度在5%-10%左右,但原有库存还能卖一段时间,所以暂时不会调整零售价格。世纪联华正在与金龙鱼谈判,超市方面不想提价,而金龙鱼态度很坚决。
杭州粮油交易市场一位批发商透露,金龙鱼5升装菜子油每箱(4桶,下同)从236元涨到258元,这个价格比同品牌同规格的调和油还贵8元,这种情况以前从来没有过。此外,金龙鱼调和油、大豆油价格暂时不变,但销售政策变了,原来有5%的销售返点给批发商,现在只有1%,等于变相涨价。
金龙鱼在杭州的总经销嘉华粮油负责人证实了上述说法,除了菜子油每箱涨22元,金龙鱼花生油每箱涨了43元,幅度约10%。新价格已经通知杭州所有批发和零售渠道,新发货都按这一价格结算。据他介绍,虽然世纪联华不愿意提价,但这种事情“只能由金龙鱼说了算”,最迟到下周,世纪联华将成为杭城第一家提价的大型超市,因为它的门店最多,原有库存很快就会清空。
福临门的调价行动相对慢一些,目前还没通知超市,批发市场先调整,5升桶装菜子油价格从219元涨到229元。
另外,鲁花也要涨价,超市方面已经收到口头通知,但未通知幅度和时间。而据其他渠道反映,鲁花花生油这次涨价幅度可能不会很大,每箱20元左右,涨幅约5%,该品牌在去年四季度曾经有过一次10%以上的提价。不过,鲁花杭州分公司工作人员拒绝回应提价问题。
发改委约谈可能不管用
4月初,金龙鱼、福临门提价的消息传出后,发改委曾约谈了相关企业,要求把价格控制在一个平稳合理的区间,具体要求是“两个月内暂缓涨价”。
去年年初,同样是食用油跟风涨价,发改委约谈了金龙鱼、福临门、鲁花等企业,要求这些企业在当年3月底之前价格维稳,相关企业均照办。第一个约谈到期后,由于物价仍在高位运行,发改委又一次约谈食用油企业,延长价格维稳至6月底。一直到去年8月底,金龙鱼才开始提价。
从金龙鱼继续执行调价方案的实际情况来看,发改委今年再次约谈,食用油企业不再像去年那样“听话”,嘉华粮油的这位负责人的评价是“走过场而已,价格倒挂,不涨让企业怎么办?”
中华油脂网的数据显示,目前一级菜子油价格为每吨11000元,菜子油成本已经突破终端零售价,出现价格倒挂。而一级大豆油价格每吨也逼近10000元,即将突破零售价,大豆油价格上调已箭在弦上。
不过,批发市场的经营户有不同看法。他们说,去年8月份,国际上大豆油、菜子油的价格都比现在高,但金龙鱼食用油的价格却比现在还低。
据这些经营户反映,金龙鱼在涨价的时候一般很积极,而且幅度较大,降价则很不情愿,一般会用促销的方式撑到价格再次回升。
相关新闻
去年曾被约谈的宝洁
今年低调涨价
去年3月份,宝洁、联合利华等日化巨头因为集体为涨价造势而被国家发改委约谈,随后,联合利华还收获了一张上海市物价局开出的200万元罚单。
一年之后,宝洁再次启动了涨价计划,只不过这次是低调的单打独斗。上周,杭州的沃尔玛超市已上调了包括海飞丝、沙宣等品牌在内的洗护发产品售价,涨幅在10%-20%左右。比如一款沙宣400ml装的洗发水标价是50.9元,在价格尚未上调的超市售价在45元左右。
虽然目前杭州还有部分超市尚未上调价格,不过,“宝洁要涨价,超市几乎是没有谈判能力的。”杭州一家超市的工作人员说,超市能做的只有尽量把调价时间往后拖,以及通过一些促销活动维护价格形象。因为目前其他日化品牌尚未喊涨,相比去年因为集体涨价而被约谈,今年宝洁的低调涨价要显得顺利得多。
除了食用油、洗发水,现在很多白领习惯买来做早餐的面包西点也在最近经历一轮涨价。比如85度C就是全国门店统一行动,面包饮料几乎全线涨价,一罐曲奇的价格从15元上涨到17元。(林晗)
近期,食用油、日化产品、奶粉等民生用品相继出现涨价现象,各家企业给出的理由十分相似——油价、人工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有专家指出,我国正进入生产要素成本周期性上升阶段,成本推动型涨价可能会扩散至越来越多的行业,如果“成本涨价”形成惯性,将加大通胀压力和宏观调控难度。
北京一家沃尔玛超市的销售人员表示,一些暂未涨价的食用油品牌可能于近期涨价。采访中一些人士担忧,近期宣布涨价的民生用品主要集中在一些品牌企业,如果未来引发整个行业的涨价,并延伸到相关行业,则有可能给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运行和宏观调控带来压力。
专家认为,我国正进入生产要素成本周期性上升的阶段,多种生产要素价格走势都出现拐点。一方面,我国人口红利正在逐步减少,用工成本增加将是企业长期面临的问题。同时,水、电等资源性产品价格的上涨也将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成本增加并不是产品涨价的充分理由,政府应通过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引导企业主动消化成本,提高竞争力,而不是一味地向终端消费者转嫁。
商务部市场运行调控专家、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认为,价格形成因素多种多样,除成本因素外,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市场供求关系也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原因。从最近涨价情况看,涨价有合理的因素,但也有不合理的因素,比如现在是食用油消费淡季,需求不旺将导致价格下跌而不是上涨。因此,淡季出现涨价不排除有跟风涨价现象,在成本上涨理由的“掩护”下投机炒作。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认为,汽柴油价格上调已经形成了一种不好的示范效应。只要一有成本增加,企业就以此为由进行涨价,有的企业甚至在成本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搭车涨价。
洪涛、袁钢明等专家认为,民生产品纷纷涨价既有实体经济自身原因,也有市场心理作用,对此应该加以区分,要警惕搭车、跟风涨价等行为。同时,相关部门应及时公布市场信息,加强引导,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使一些所谓的涨价理由不攻自破。
据都市快报 记者 朱文科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