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源自两个孩子的触动
把留守儿童们聚集起来,做他们身边的“妈妈”,这样的想法,王雪娟十多年前就有了。
“大概在19年前,我同村有个跟我儿子一样大的孩子,他的妈妈病逝了。原本白白胖胖的孩子一下子变清瘦了,也叛逆了,慢慢还养成了小偷小摸的习惯。那时的我在开服装店,除了常常接济他几件衣服外,我真想代替他的妈妈照顾他。”
然而这个想法一直没有实现。相反,为了扩大自己的生意,2004年,王雪娟将13岁的儿子寄养在父母家,外出做生意去了。
“我当时出门去做生意,常常一整年都不能回家。为了省点钱,平时也很少往家里打电话。”想起当初的经历,王雪娟很后悔,“那几年,钱是赚到了些,却错过了儿子的成长。”而更令王雪娟痛心的是,因为没人教导,儿子变得越来越叛逆,母子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少。
虽然月收入已经超过了一万元,可是看着原本乖巧的儿子慢慢疏远自己,王雪娟狠了狠心,回家。“钱什么时候都能赚,儿子更需要我。”
回到家后,王雪娟连夜给儿子写了一封厚厚的信。
“儿子,妈妈实在不知道该以怎样的方式跟你交流,但是妈妈一直知道,你一直是我心目中最棒的儿子……”王雪娟写了6页纸的愧疚和希望。
而令王雪娟没想到的是,她的信儿子不仅读懂了,还回复了。“老妈,我知道自己不是您可以为之骄傲的儿子,可是请给我机会,我会改变的……”读着儿子的信,王雪娟泪流满面,儿子还是当初的儿子,母亲也要做回原来称职的母亲。
发生在儿子身上的改变是明显的,这几年,王雪娟心里是满满的骄傲,因为儿子不仅考上了大学,而且变得越来越孝顺、乐于助人,赢得了村里乡亲们的一致好评,他们都说,王雪娟很会教儿子。
可是王雪娟心里一直有个结过不去,“通过一次次跟儿子交流,我明白了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父母亲的教导和指引。当初如果我能多照顾邻居家的小孩,多关心自己的儿子,他们就不会变坏。”
作为村里的妇女主任,当看到近年来村里越来越多的青年夫妇外出务工,孩子留给家里的老人看护时,王雪娟终于坐不住了。“老人们大多宠孩子,不舍得责骂也不懂教育,反而耽误了孩子。”在儿子的支持和鼓励下,王雪娟下定决心开始另一份“事业”,“我想让更多的留守儿童感受母爱。”
38个孩子的“知心妈妈”
通过一番的摸底调查,王雪娟的留守儿童之家在2011年4月开始上课了。收回自家出租的房子当教室,向周边幼儿园借来桌椅,王雪娟和上大学的儿子一起当起了老师。“儿子给他们上文化课,我主要当孩子的‘知心妈妈’,给他们讲《勤学佳话》里的故事,教他们不能只吃肉不吃菜。”王雪娟说,玩老鹰捉小鸡时,她永远是保护孩子们的“鸡妈妈”。
为了了解孩子们的家庭情况,走进孩子的心里,王雪娟还去每个孩子家里家访。“周梓葉的奶奶说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太多,晚上很晚才上床睡觉;顾璐意上星期考试成绩不佳,回家被奶奶责骂后一直在生气……”在王雪娟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孩子们的情况。
在王雪娟的努力下,留守儿童之家的孩子渐渐地开朗了起来。
通过家长们的口碑相传,留守儿童之家不断有新的孩子加入进来。随着孩子的增多,王雪娟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现有资源的不足。
所幸,除了王雪娟的儿子之外,还有许多大学生志愿者加入到照顾留守儿童的行列中来。
“做了妈妈之后,我才深刻地感觉到父母是孩子人生当中的第一任老师。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为了生计不得不离开他们,我希望自己能代替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学生村官志愿者朱巧维说。和朱巧维一起照顾孩子的还有移动公司的职员应琦和老师杨永杰。
6个“留守儿童之家”将落户下各
现在,最困扰王雪娟的是,孩子越来越多,自家的“教室”已经容纳不下了。“考虑到这个问题,镇里已经将路北村的顾氏祠堂装修好,孩子们下周就可以搬到那边上课了。”下各镇党委委员郑剑文说,受王雪娟的启发,镇政府决定把下各55个行政村划分成6大片区,分别建立一个固定的关爱点,配备爱心妈妈、教育青年志愿者和医疗卫生志愿者,辅导留守儿童家庭作业的同时,给孩子们讲敬老爱幼的故事,解决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
“现在包括王雪娟这个点在内已经建成了3个点,等到6个点全部建成后,预计能关照到全镇300名留守儿童。”郑剑文说,镇政府会全力解决这些关爱点的教室、课本、人员、经费等问题。
- 台州供电局为炒茶作坊增设变压器 促进周边农民致富
- 台州市长吴蔚荣:以人才优先投入抢占发展制高点
- 台州一季度外贸进出口46.5亿美元 同比增长3.5%
- 台州在大陈建设首个海洋牧场
- 为出了事故的老乡“出头” 台州两男子打伤了交警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