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17日讯 朱家尖的余志芬女士家里有一套DVD,可在家唱卡拉OK。前不久,她的老父亲来家作客,拿着麦克风用舟山小调唱着一些很好玩的歌词,而这些歌词她以前从没听过。一问才知道,这歌词是父亲自己创作的诗。“这些诗句结尾押韵,朗朗上口,我就拿笔记录下来。”余女士说。
识字但不会写字喜欢把报纸捡回家
余老伯除了写自己的名字,其他字几乎不会写,所以老伯创作的诗只有一首用文字记录下来,还是他说女儿记的。现在老伯可以一口气背出五六首自己创作的诗歌。“以前创作过的很多因为没写下来都忘了。”前天,记者到余老伯家采访时,老伯如是说。
余老伯今年78岁,从未上过一天学,但是喜欢看书,所有的字都是自己看书识得的。“书上的字也不是每个都认得,只能认得大部分,而且还必须是印刷品上的文字,书写的字,我往往很难认出。”老伯指着桌上一本《水浒传》说,自己平常喜欢看的就是古典小说,不订报,但是路上看到报纸也会捡回家看。记者看到《水浒传》下面压着一张2011年11月12日的《舟山日报》,老伯说那张报纸是早上刚捡到的。对于父亲爱捡书籍回家看,余女士哭笑不得,“有一次,我见他怀里揣着一本儿童读物到我家,一问才知道是路上捡的,这样的书我儿子都觉得幼稚,不喜欢看。”
唱诗被老伴嫌吵没有听众的老伯有点寂寞
余老伯是个农民,现在老了,有腰椎盘突出,但还是离不开土地,在家附近的山脚下开垦了一小片农地,自己种菜吃。平常也参加老年协会的活动,前段时间清明节,还上山巡逻,预防发生山火。
5年前,他耳朵有点聋了,现在别人跟他讲话都必须大声点。老人一辈子都在朱家尖生活,眼见着自己和周围人的生活越来越好,就想把那份喜悦和感动抒发出来,他开始作诗。
老人最喜欢的创作时间是晚上临睡前,“那时候周围安静,我可以回想这一整天我看到的、想到的,整合成诗句。”老伯习惯边想边念,对此老伴就有意见,“因为我耳朵不好,没意识到声音念得大,吵到她睡觉了。”平常创作了一首诗歌后,老伯就喜欢唱出来,老伴经常会在一边嫌弃他唱歌吵得很。
无人欣赏,余老伯有点寂寞,“附近街坊邻居也没有人会拉二胡,不然可以他拉,我合着唱自己写的歌词。”
老伯创作《歌唱朱家尖》请用土话念出来
第一要唱朱家尖。
自从改革开放起,
海峡大桥来造起,
朱家尖沈家门连一起。
第二要唱朱家尖。
普陀机场千亩地,
乘乘飞机有噶便,
到香港澳门旅游去。
第三要唱朱家尖。
白山建立观音地,
观音守在石岩边,
佛光普照朱家尖。
第四要唱朱家尖。
香莲开辟佛教地,
佛学大院来造起,
香莲面貌大改变。
……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