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各大酒店的大厨从幕后走到台前,同台竞技。手起刀落间,南瓜、萝卜、香芋等普通蔬菜就“化身”成祥云、骏马、竹子、仙鹤……让现场观众叹为观止。
相传,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国王钱鏐为表彰自己的将士功臣在临安的功臣山上建起了一座宝塔,取名功臣塔。“功成名遂宴”创意取自这一典故。
“天目竹韵”是一席极具临安本地特色的以竹笋文化为主题的意境菜。通过创造性的思维解构及菜品重组,展示菜肴与文化景致的交融与相互辉映。
春日的临安,竹笋飘香。近年来,凭借这一株株竹笋,临安连续五年搭台唱戏,大摆“竹笋宴”,引得周边游客慕名而来,而临安也因此打响了美食文化、生态文化、旅游文化。
4月17日,一年一度的“2012中国·临安百笋宴美食文化节”完美闭幕,百笋宴美食文化节吸引了大批杭州、上海等地的游客蜂拥而至,到农庄吃笋菜,去竹林挖竹笋,到田间踏春赏花,成了他们在临安享受假日时光的必修课。
“竹笋美食”
成为临安的金字招牌
临安是有名的竹子之乡,几乎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的竹笋。受独特的气候条件与地理环境影响,临安市出产的鲜竹笋,品质特好,其味特鲜。近年来,临安的竹笋产业越做越大,不仅成为临安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也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之一。
借助当地的竹笋资源,临安商务局(原临安贸易局)连续五年通过竹笋搭台唱戏,传播竹笋美食文化。2011年,临安市被中国烹饪协会命名为“中国竹笋美食之都”,成为全国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临安从此又多了一张对外宣传的金名片。
今年的“百笋宴”从4月13日开始到4月17日结束,本次活动是由临安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商务局承办,市餐饮行业协会协办,主题为“走进美食之都,共享百笋盛宴”。百笋宴期间,主办方精心策划了诸如笋菜展示,主题笋宴展示、厨师技能比武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市民的关注。
从百笋宴中“品味”吴越文化
临安的相关部门,在宣传笋宴的同时,充分挖掘着其背后的文化特色。在本届百笋宴上,你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吴越文化对当地竹笋美食的影响。
“千里迎宾宴”、“功成名遂宴”、“婆留家宴”……一桌桌精美的笋宴上,通过菜品的创新组合,传递着浓厚的吴越文化特色。
像八千里大酒店选送的王者归来“千里迎宾宴”便是根据五代吴越国王钱鏐得胜之后,衣锦还乡时家乡人民千里迎接钱王凯旋,所创作的一桌宴席,借以塑造钱鏐作为草根国王深受家乡人民喜爱的形象。
钱王大酒店的“钱王随军席”更是赚足了“眼球”,他们把宴席设置成一个“包厢”,笋宴以吴越王钱镠的故事为背景,通过四道冷菜、六道热菜、两道甜点打造了一桌“随军席”。服务员被打扮成身穿盔甲的“士兵”,液晶显示屏上播放着故事片《吴越钱王》,再加上“熏香南飞雁”、“巧娘镯饼圈”、“腾越马蹄笋”等菜品名,把吴越文化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
百笋宴期间,各大酒店还推出了一系列活动来吸引从杭州、上海、江苏等地慕名而来的食客,一位酒店的负责人说,春季到临安品尝竹笋佳肴已经渐渐成为一种时尚,不少旅行社在组团时,都会向游客推荐到临安吃笋宴。
百笋宴成为全民参与的节庆活动
尽管每年百笋宴的活动承办方组织者都是临安市商务局(原临安贸易局),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百笋宴”俨然已经成为全民参与的节庆活动。
“这是我做的私房笋菜,尝尝味道怎么样?”翁大妈指着一款展示在百笋宴私房菜展区的菜品说。今年的百笋宴特别注重市民参与,前期主办方向各大社区征集私房笋菜,平日里在幕后操持家宴的家庭主妇、“煮夫”,这回有机会到台前一展身手,参与热情高涨,经过筛选,共有57个私房菜亮相在活动现场的展区。
厨师、烹饪专业老师以及还在学校里苦练厨艺的学生也在百笋宴中大显身手。一根普通白萝卜不到二十分钟,被切成了三米多长的萝卜卷,拎起来一看,像纸一样薄,却没有丝毫断裂的迹象。南瓜、萝卜、香芋这些平常的蔬菜,经过大厨们手起刀落,便“变身”成仙鹤、骏马、竹子等,赢得了台上台下一片叫好声。
“我已经连续两年来临安参加百笋宴了。”家住杭州西湖区的刘大妈说,这两年的百笋宴期间,全家人到临安踏青挖笋吃笋菜,已经成了保留节目。现在小区的邻居也一起来的,都可以组成个旅行团了。
临安商务局的负责人说,之所以连续多年举办百笋宴,是希望通过这个品牌,活跃市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丰富临安饮食文化内涵,扩大了临安特色餐饮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了临安餐饮业发展水平,同时有效地对外展示、宣传临安。
来自交口职高烹饪专业的同学们现场表演切萝卜卷。随着菜刀“嘶嘶”作响,一截普通的白萝卜就被削成了3米多长、薄如纸片的透明萝卜卷。
据每日商报 作者骆柏祥 丁淑萍 葛华平
- 杭州临安烂尾“地标”遭爆破 18层高大厦夷为平地
- 衢州十佳文化单位府山街道文化站 人文社区的耕耘者
- 解读温州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 “奉化布龙”参加伦敦奥运文化巡演 引英国人眼球
- 杭州临安烂尾“地标”遭爆破 18层高大厦夷为平地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