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23日讯
每周最优银行理财产品点评:本金安全收益固定流动性强且收益较高
该理财产品理财期限为33天,投资类型为组合投资类,投资币种为澳大利亚元,保本类型为保本,收益类型为固定。预计年收益率最高可达到6.5%,是同期存款收益率的4.39倍,在澳元产品中属于收益较高的产品。
据金融界网站金融产品研究中心测评数据,产品综合得分为460.67分,流动性得分为480.0分,抗风险能力得分为430.0分,收益能力得分为462.09分。
风险方面主要有市场风险——如果在理财期内,市场利率上升,本理财计划的收益率不随市场利率上升而提高;汇率风险——在本产品提前终止或到期日之前,人民币汇率变化将可能影响投资者以人民币币值计算的实际收益率。
市场观察:收益率下降产品销售降温银行纷纷降低购买门槛
今年以来,由于国家货币政策的放松,导致不少理财产品收益率有所下降,再加上CPI下降以及监管层对短期理财产品的监管,使得银行理财产品没有去年那么好卖了,因此不少银行为了增加产品销售业绩,也纷纷开始采取降低产品购买门槛的措施,理财产品终于开始走“平民路线”了。
从本期排行榜产品看,产品收益率基本保持稳定,不过资金购买起点却出现了明显的降低势头。以浦发银行3个月人民币产品为例,两期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都是4.6%,不过上期排行榜中的购买起始金额还是30万元,本期则降到了5万元。整体上看,上期排行榜最高的购买起点是100万元,而本期则只有10万元。上期30万元以上购买起点的产品有3只,本期则一只都没有,除了一只10万元起步的,其他基本上都是5万元人民币就可以购买了。
不仅如此,通过对上周各家银行在售的产品进行整理后发现,在收益排名最高的前20款理财产品中,起始金额为5万元的产品已经开始出现。而在所有起始金额为5万元和10万元的理财产品中,其预期年收益率高于或接近5%的竟占据了四分之三还多。对于起始认购金额较低的理财产品,除了收益不断增多外,在所有理财产品中的数量占比也在不断扩大,目前在售或预售的理财产品中,起始金额在10万元以下的就有近百款,占据了一半还要多,也就是说只要有10万元,就可以购买到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
投资提醒:结构性产品猛增三成诱人高收益往往只是噱头
动辄超过10%,甚至高达30%以上的年化收益率,这样的银行理财产品是否很吸引眼球?一度沉寂的结构型理财产品(由固定收益证券和衍生合约结合而成的产品)市场已开始升温。
今年以来,随着市场流动性的逐渐好转,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呈现出逐步走低的态势。不过,在理财产品整体收益率下滑的背景下,结构性理财产品却借助国内外资本市场的回暖重新崛起,呈现出逆势走高的格局。
记者观察到,在结构类产品中,目前中资银行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多在6%左右,而外资银行有多只产品预期收益率超过10%,部分预期收益率高达20%以上。其中星展银行(新加坡最大商业银行)一款产品更是给出32%的收益上限。较高的收益率也推动了发行数量的增加。有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先后有15家银行发行结构性理财产品332款,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2.77%。同时,月发行量也呈现逐月递增的趋势。
不过据银率网资料显示,星展银行2月到期的一款理财产品收益率仅为零,这一产品在当时发行预期最高收益为37.5%。去年11月两款结构性产品“股得利”系列0914期与“股得利”系列0915期到期同样遭遇零收益,而这两款产品在设计时的最高预期收益率为14%。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无论是否能够读懂复杂的产品说明书,高收益率都是很大的诱惑。但实际上,目前结构性产品多为保本、部分保本或非保本的浮动收益型产品,由于触发条件等严格限制,超高收益或许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沦为银行营销的噱头。理财师提醒说,如果选择结构性理财产品,投资者首先应考量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是否与产品的风险等级相匹配。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可选择对挂钩标的较为了解的结构性理财产品,而且对出现最差收益的情况要有足够的心理预期和承受能力。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