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24日讯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今年的主题是“阅读,让我们的世界更丰富”,温州人的阅读现状如何?据温州市图书馆透露,去年市图书馆年借书量达175万册,为历年来最高。借阅量越来越多,质量与数量却难成正比。
远看完好在架翻开内页不在
每周一,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都要对架上的破损书进行整理,对破损不严重的书下架修复,对残损严重的作废处理。一位负责社科类书籍借阅的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刚整理出的破损图书:一本看似完好的图册,翻开第一页页码显示为39,细数一下,整本书只剩下可怜的4页;一本漂亮的漫画,打开书皮,内页竟然全空,原来有人“扒开了皮”……经过整理,社科类昨天共发现了7本外皮完好、内页全空的破损书。
该工作人员介绍,由于书页外皮装有芯片,且图书破损,柜台人员会及时发现,因此这些破损书大多是在架时或是在24小时借阅室里被人取走内页的,一般情况下每周会发现两三本类似此破损程度的图书。除此之外,还有书本内页挖空、书页撕毁、芯片或标志被撕毁等情况。
书目选择跟风自主能力不足
走进借阅区,服务台上张贴着近期热门读物,工作人员介绍,这些书通常会成为最热门的借阅书目。市图书馆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图书馆借书的类别上,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文学类、社科类和科技类。
以今年一季度的数据为例,文学类的《斗罗大陆》被借阅50次,排名第一,比社科类《明朝那些事儿》和科技类《PS抠图秘技》两册排名第一的书目借阅次数之和还多五分之一。文学类中最热门的读物是以网络连载为代表的畅销作家的小说;社科类中历史、儿童教育、名人传记最热;科技类中以励志读物、实用技术最受欢迎。
从数据中不难看出,我市读者的阅读内容较浅。市图书馆办公室主任曹雪梅分析,读者选择书目主要靠媒体或朋友推荐,“休闲浅阅读”占据了主导地位,集中在纯娱乐化、时尚化的消遣性图书和刊物上,比较缺乏自主阅读的能力。这就让一些思想性强、蕴涵丰富哲理的图书受到了冷落。
座无虚席背后学生是主力军
市图书馆统计,近年来借阅量不断增加,市民持有市图书馆读者证14万个,每年办理读者证的数量以20%的幅度增加。曹雪梅说,这还不包括大量没有读者证来看书的读者,估计日均人流量为四五千人,其中周末的人流量约占一周的30%。借阅部的工作人员介绍,通常到了周末、小长假、寒暑假,图书馆的书桌、沙发都座无虚席,一些读者只能坐在地上阅读,很多人一待就是一整天。
从读者证办证群体分析,80后成为借阅主力军,90后的学生群体日渐强大,去年市图书馆借阅量最大的前20位读者中,有8位是在校学生,其中借阅最多的一名中学生,去年借阅册数达到了564本。
曹雪梅介绍,为了提升读者的自主阅读能力和阅读深度,市图书馆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阅读推广。阅读要从小开始,对少儿、学生的培养特别重要,因此开出了儿童知识银行,模拟银行机制,把文明阅读行为、参加阅读等行为转化为等值的知识币,让前来阅读的孩子获得相应的知识储蓄,激励引导少儿“悦”读。通过类似的推广阅读活动,希望培养读者自发主动阅读,从浅阅读走向深阅读,在读者数量增长的同时,让阅读的质量也能成正比提升。
“爱心漂流书” “漂”去难再回来
在市图书馆四楼的“爱心漂流书”专柜里,只孤零零地躺着《模具价格估算》、《合成洗涤剂》、《震动理论》等几本受众面比较窄的书。市图书馆工作人员称,该专柜设立1年多了,当初有好几百本书聚集到书柜里,但“放漂”后,就再没有“漂”回来过,专柜“无书可漂”已经很久了。记者从市图书馆和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了解到,这两个图书馆搞过好几次大型图书“漂流”活动,但每次好几百本图书“漂”走后,就很难再“漂”回来。
“爱心随书漂流,诚信由我传递”、“无论你漂到哪里,请记得带我回家”——这些美好的字眼,是市图书馆方面举办图书“漂流”活动的宣传语。2005年,市图书馆在市区松台广场举办了大型的图书“漂流”活动,投放500本图书用以漂流,但活动结束后,回漂率非常低。后来,市图书馆还在二楼设立过“漂流箱”,投放300本到500本的书籍用于“漂流”,但“漂”回来的书籍只有几本。
2005年6月1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举办了图书漂流活动,推出首批200本“漂流书”,包括漫画、童话等各种书籍,全部为新书,价格在10元左右;当年10月份,又推出第二批100本“漂流书”,但“漂流书”只有三成“回流”。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