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采地下水,沉降速率明显减缓
目前温黄平原共有102个地下水位监测点
来自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院的数据显示,“八五”时期急速下降以来,台州市最严重的沉降区域,累计沉降量已经超过1米。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地面沉降?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专家陈远法说,地质条件,人为开采地下水,开采地下油气或矿藏,在地上建高楼等等都是成因,但温黄平原的发生地面沉降,最大的“贡献者”是过度开采地下水。找对了原因,对症下药,全面禁采地下水,地面沉降速率就明显减缓。
超采地下水是祸首
据了解,温黄平原地下水开采始于1951年,1986年以后,随着城市人口激增,生活用水随之增加,同时,工业的快速增长也需要大量用水。当地表水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时,只好抽取地下水,而且越采越多,越采越深。
相关数据显示,1995年台州市地下水开采量达到顶峰,全市共有开采井160眼,年开采量达到2600多万立方米。
地下水与地面沉降有何关系,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院院长姚洪华作了如下解释:当水处于地下状态时,水与地层之间产生一种承压作用。也就是说,一汪水可以撑起一片土地。当含水层的水被大量抽走后,必然引起土层内部应力的重新调整,从而导致地面沉降。
以温岭西部平原为例,其地面沉降就与地下水开采历史基本同步。随着地下水开采量的逐年增加,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形成、扩大及加深,地面沉降速率也随之不断增加,累计沉降量不断增大,其历史时期大致可分四个特征时期:微量沉降期(1971年—1986年)、显著沉降期(1986年—1994年)、急剧沉降期(1994年—2001年)和缓慢沉降期(2001年—至今)。
“禁采之后沉降速率明显缓解,恰好也论证了抽水过多导致地面沉降。”姚洪华说。
地下水禁采沉降减缓
明确原因后,对症下药,最好的办法就是关闭开采井。封井必须先解决百姓水源问题,随着长潭水库实现二期供水,2000年以后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2000万立方米左右。2005年,台州市制订《台州市承压地下水深井封井计划》,划定温黄平原和玉环、三门地下水禁止开采区741平方公里、限期开采区面积668平方公里,用5年时间对禁采区、限采区内的183口地下深井陆续实施封闭,全市地下水开采量逐步减少。数据显示,2011年度温黄平原共有开采井75眼,总开采量为805万立方米,与1995年的“疯狂时期”相比,开采井数量及开采量都大幅下降。
随着地下水禁限采工作的推进,温黄平原地下水位急速回升。记者在浙江省地下水远程监测系统上看到,4月23日路桥漏斗中心地下水位标高为—33.86米,陈远法说,相比2010年的—45米,已回升了近12米。
由于地下水位急速上升的影响,在温黄平原西南部路桥城区—新河—箬横一线以西区域地面出现小幅回弹现象,其回弹量多数在0-5毫米之间,在区域水位降落漏斗中心路桥城附近,回弹量大于5毫米。
与此同时,地面沉降速率也得到进一步的缓解。
地面沉降不可逆但可控
地面沉降不可逆,是否代表我们无能为力?地质专家李长江的答案是否定的。
据介绍,浙江省共有3个重点沉降区,分别是宁波、杭嘉湖以及温黄平原。目前,宁波和杭嘉湖地区的地面沉降已得到有效控制。
“台州近年来的禁采工作也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李长江称,虽然还会有一定的自然沉降,但其速率十分微小,不易造成重大灾害。
评审会上,多位专家提出,地面沉降的防治工作,重在预防,首先必须做好监测工作。
台州市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始于1986年。20世纪90年代,随着温黄平原生产井的增加,地下水开采程度增强,区域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形成与扩张,需要地质环境监测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扩大,逐步形成以温黄平原为重点的地下水动态监测网。
目前温黄平原共拥有各类监测点102个(含11个自动化监测、自动化传输监测点),累计进行了5294个监测井次。
根据目前监测到的数据,《温黄平原地面沉降监测报告》显示,在2015年前所有在开生产井关闭的前提下,至2015年、2020年,温黄平原平均累计沉降量为211.16毫米、223.40毫米,所对应的时段内平均地面沉降速率为2.79毫米/年、2.45毫米/年,地面沉降发展趋势将得到有效控制。
- 台州一男子银行里取钱出来被砍 疑似遭报复
- 台州一女子被劫持命悬一线 特警巧解救声东击西
- “迷你版”果蔬盆栽挺来钱 “周末农夫”项目有市场
- 体育场路久修未通 竟是两幢小楼“梗”在路中央
- 嫌疑人进小区,门卫该不该脱岗追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