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02日讯 你知道吗?手语也有“语种”之分,其中“中国手语”就相当于口语中的普通话。日前,市残联刚刚完成了今年的400名“中国手语”教学推广任务,然而负责人对此还是连连感叹,这项推广任务“任重而道远”。
手语原来也有“方言”
我市残疾人联合会的资深手语老师戴美玲给记者举了这么个例子,手语中,同样是表达数字“7”,南方人是将一只手的五根手指簇拢、集中到一个中心,而北方人是一只手伸出五根手指,另一只手伸出两根手指。诸如此类,由于地方差异而产生的表达方式存在差异。
目前更多的聋哑人还是习惯用“土生土长”的“地方手语”,比如“温州手语”就比较草根,它是从生活中来。2010年,国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一种能够在国内通用的手语,叫做“中国手语”,它就相当于汉语中普通话。让聋哑人走进社会,让他们使用“普通话”准确了解社会,也让社会正确了解他们。这也正是“中国手语”推广任务的要义。
听障人士需要手语翻译
除听障人士外,我市懂得手语并经常使用手语的人群主要有两类,一是残联、特殊学校等工作单位的,二是家有聋哑人、需要与之进行交流的人群。
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场合都很需要懂手语。比如听障人士上医院看病,到银行或者办证大厅,在法院或者公安局反映案情……然而像戴美玲这样高级手语老师在我市屈指可数。除了日常的残联工作,戴美玲是这么“分身”的:要去社区、学校、政府部门等各种培训班教授手语;还要去法院、派出所或者案情现场从事各种手语翻译,“毕竟我一个人的力量很单薄,只能尽量做力所能及的事。”
我市专职手语翻译只有6位
据统计,在我市总残疾人数中,各种听力残疾者最多,达16.8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33.96%。然而我市专职的手语翻译员仅6位,兼职的、获得省手语培训中心颁发的初、中级证书的,也只有120多位。显然,现有的手语翻译显然远远没有达到帮助全市听障人士实现“无障碍沟通”的目标。去年瑞安市残联要召一名手语老师,广发“英雄帖”之后依然寻寻觅觅,残联感叹“实在太难”。
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部主任何敏说,尽管残联每年都在展开培训和推广,但是就像学习外语一样,手语也需要语言环境和学习者的勤加练习,如果不坚持使用,就很容易忘记。同时,手语翻译的职业特性,决定了从业者在拥有精湛的技能之外,更需要足够的爱心、耐心和奉献精神,才能真正走进并诠释听障人士的内心世界。
- 无障碍设施入户进企 千户残疾人家庭可免费改造
- 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完成 4名聋儿重获“新声”
- 今年杭州残疾人小康实现程度要达到79.8%以上
- 杭州召开全市残疾人工作会议暨市残联五届五次主席团会议
- 杭州残疾人就业培训全覆盖 生活进一步改善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