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野猪成灾 金华一村民只身捕杀大野猪(图)
2012年05月02日 16:21:40

   浙江在线05月02日讯 4月21日,金华婺城区沙畈乡银坑村民陈志成独自到山上砍柴时,发现一只大野猪。考虑到野猪下山后会毁坏庄家,陈志成用一把柴刀将其捕杀。此次事件也引发了村民们对野猪成灾,经常扰民现象的担忧。

  手持柴刀勇斗野猪

  这天下午,50岁的村民陈志成到山上砍柴,走到猪栏坞时,准备钻进密林砍柴,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一头大野猪在向山下走。考虑到野猪下山后会践踏庄稼,陈志成决定捕杀它。

  陈志成年轻时跟随村里的老猎人上山打过猎,有一定的猎杀经验。抽出柴刀,他悄悄地走到野猪的后面。野猪回头发现了他后,加快脚步逃开。陈志成快跑去追,追到野猪身边,奋力用柴刀挥去,砸到了野猪的后脊背。受伤的野猪回头反击,两颗尖锐的獠牙左冲右突,陈志成巧妙躲闪,保护自己,又将柴刀砸中了野猪的头部和眼睛。野猪开始向密林逃窜,在撞上一截大树根后,倒在地上。此时,它的三只脚被藤蔓紧紧缠绕着,另一只脚也被树枝夹住,无力逃窜。

  在确定野猪毫无攻击能力后,陈志成砍来一根木棍,掏出手机叫了两名村民上山帮忙,用绳子将野猪捆绑好抬下了山。当晚,陈志成请了屠夫宰杀野猪,并把野猪肉给村民们分享。

  野猪成灾捕杀犯难

  陈志成只身捕捉大野猪成为银坑村村民们谈论的话题。

  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深入,婺城区南山的偏僻农村野猪逐年增多,而山上又无法为其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饥饿的野猪就可能下山觅食扰民。沙畈乡境内山林茂密,野猪成群。野猪肆意糟蹋庄稼,百姓反映强烈。按照国家政策,山区农民上缴了猎枪和其他捕杀野生动物的工具,面对那些疯狂损坏庄稼的野猪,村民显得很是无奈。

  “这些年野猪又多起来,害得我们无法安生。”73岁的村民陈路根说,胆大的野猪甚至还跑到稻场与家猪抢食物。村民朱水根说,他家的大豆、红薯、水稻等,最近四五年因受野猪侵袭,一半的收成被糟蹋,“我们曾在地边扎稻草人、放铁夹子等,但没啥效果”。

  据银坑村会计陈卫余估计,仅银坑村目前就有三四十头野猪藏没于山林中。按照10头母野猪每头年均产仔5只计算,一年就新增50头小野猪。小野猪生长两年后,就长成百余斤重的大野猪。如果不适当加以控制,情形将十分可怕。

  应对措施

  金华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站长金炜告诉记者:1998年,野猪被列为浙江省一般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按照相关的规定,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禁止捕杀,确有需要捕杀的,必须获得批准,否则将触犯法律。

  针对沙畈乡的情况,第一可以向婺城区农林局提出申请,请其他乡镇专业狩猎队过来狩猎;第二,以乡镇为单位,向林业部门提出申请,审批成立猎区,之后组建自己的狩猎队。一般野猪是不会攻击人的,但是受到伤害的野猪,会表现出很大的攻击性。所以村民见到野猪,应当及时避开,保护自身的安全。另外,没有获得狩猎证而捕杀野猪的行为是违法的,所以村民不要随意捕杀,应该及时向当地林业部门报告。

  金华晚报 文/记者 石红云 摄/通讯员 付晓生

 
  
来源: 金华新闻网 作者: 编辑: 钱芳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 金华南山又现神秘爪印 村民:可能是华南虎(图)
  • 歹徒深夜持刀企图抢劫 警嫂负伤断刀自救
  • 金华市:万里扬集团有限公司党委
  • 金华市区唯一的民办小学爆满 阳光招生考验家长心态
  • 金华本周气温要“奔三” 初夏的脚步近了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