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舟山 正文
一年弹千条棉被 每条三五十元——弹棉好手想收徒
2012年05月03日 05:32:43

  浙江日报舟山5月2日电

  “咕咚、咕咚”。早上七时半,舟山临城街道东荡街4弄18号王开惠家,就传出弹棉花的声音。“白天就这么几个钟头,不早起活干不出来。”62岁的王开惠从事这个行当有50个年头了。

  “父亲就是一个弹棉花的好手,我小时候是在弹棉花声中长大的。”王开惠说,在他12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正在读小学的他只得辍学给父亲做下手,后来父亲年纪大了,就把手艺传给他。于是,王开惠接过了父亲手中的磨盘和大木弓,正式开始了弹棉花谋生路。

  轧棉机在转,白白的棉絮不断“吐”出来,形成一块块棉被雏形,王开惠开始把扎好的棉絮拿到磨盘上压。

  这时有人推门进来,是邻居金卫国的妻子小苗,她想把一条老棉被重新弹一下。

  钩棉、弹棉、压棉、牵纱、揉棉,毕竟是老棉工,每道工序做起来,王开惠都是有条不紊。在拉纱工序,他的妻子李彩琴手把一根弯弯的竹竿,站在他对面做下手。

  “现在轧棉用电动机,纱布也是现成可买,轻松多了,前些年全都用手工,不但慢,而且费力。”李彩琴讲起以前的辛苦,很是感慨。

  “弹棉花功夫全在一双手上,力度很难平衡,不学个半年是学不会的!”王开惠介绍,“过去的老师傅都有一把专门用来弹棉花的弓,根据个人的习惯可长可短,通过用木榔头敲击弓上的弦,来沾取棉花,这样棉花才会变得蓬松。光这道‘弹’的工序一床被子就要好几个小时。”

  不过传统工艺正在面临后继乏人的危险。王开惠有点担心地说,原先本想把技艺传给儿子,但是儿子更愿意干其他工作,不想跟他一样,整天泡在棉花絮和灰尘里。王开惠告诉记者,10多年前,这一带有弹棉被作坊十来家,现在仅剩2家,但一年他还能弹棉被上千条,每条加工费约30元至50元。

  正在一旁帮忙的李彩琴告诉记者,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可以接到十来单,尤其是过年过节,顾客催得紧,有时忙得连吃饭休息的时间都没有。

  上午9时,邻居王惠萍来拿弹好的棉被。她说,在市场上买一床新的羽绒被要三四百元,而在这儿弹一床10斤多重的棉被,连材料只需250元钱,而且环保、干净、暖和,又耐用。

  现在市场上各种各样的蚕丝被、羽绒被越来越多,后继乏人的弹棉业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消失。王师傅说,只要有顾客需要,他会坚持下去,有人想学,他很愿意收徒。

  忙碌的王开惠又唱起了:“弹棉花啊弹棉花,半斤弹出八两,旧棉花弹出新棉花,弹好了棉花姑娘要出嫁……”的弹棉民谣。

  

【专题】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大型主题采访活动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林上军 编辑: 韩波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 45床棉被 从384名学生心底暖起
  • 全国劳动模范孔胜东收徒 义务修车从此有了新帮手
  • 开锁有技术收徒二十多 一伙“中巴毛贼”落网
  • 全国劳动模范孔胜东收徒 义务修车从此有了新帮手
  • 好人就在身边 孔胜东收徒弟不教开车教修车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